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東北振興突破口在做強產業

發布時間:2022-07-26 09:55: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出台的《黑龍江省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要高質量構建起“4567”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打造100條以上重點產(chan) 業(ye) 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力爭(zheng) 到2026年,全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邁上2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形成質量引領、多點支撐、多業(ye) 並舉(ju) 、多元發展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黑龍江吹響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號角,也將為(wei) 東(dong) 北振興(xing) 注入新動力。

  當前,東(dong) 北振興(xing) 麵臨(lin) 不少挑戰,突破口仍是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對於(yu) 以工業(ye) “起家”的東(dong) 北地區,工業(ye) 興(xing) 則區域興(xing) 。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老工業(ye) 基地之一。2021年,黑龍江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為(wei) 3975.3億(yi) 元,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26.7%,多年低於(yu) 30%。為(wei) 此,黑龍江此次提出到2026年,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優(you) 化升級,二產(chan) 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東(dong) 北地區具有裝備製造業(ye) 傳(chuan) 統優(you) 勢,要堅持數字賦能、設計賦能、創新賦能,改造升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興(xing) 產(chan) 延鏈、聚鏈成群,加快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重塑優(you) 勢、重振雄風。同時,要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和產(chan) 業(ye) 鏈競爭(zheng) 力,構建多點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打造振興(xing) 發展新引擎。

  東(dong) 北地區作為(wei) 保障全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農(nong) 業(ye) 也是其優(you) 勢所在。東(dong) 北地區擁有肥沃的黑土地、良好的生態,具有其他區域無可比擬的天然優(you) 勢。但由於(yu) 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仍然薄弱,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能力相對偏弱,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條較短,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低,尚未構建起現代化大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格局。

  加速東(dong) 北振興(xing) ,要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進程,下大力氣做好“農(nong) 頭工尾”“糧頭食尾”文章,實現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中央廚房加工及現代物流配送體(ti) 係建設,把原料基地供應優(you) 勢轉化為(wei) 加工生產(chan) 優(you) 勢,提升東(dong) 北地區農(nong) 業(ye) 整體(ti) 經濟效益。加強“企業(ye) +農(nong) 戶”利益聯結機製建立,推進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的有機銜接,實現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加速東(dong) 北振興(xing) ,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打造數字經濟新“藍海”。當前,各地把發展數字經濟擺在重要位置,紛紛出台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比如,《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發展取得多點突破,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10%。在數字經濟發展上,東(dong) 北地區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處於(yu) 起步階段,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實現趕超發展。在工業(ye) 互聯網、數字農(nong) 業(ye) 等方麵,東(dong) 北地區都擁有廣泛的應用場景,要大力推動“數字+”,實現振興(xing) 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吳 浩)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