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別讓熱射病成為工傷認定盲區

發布時間:2022-07-27 10:0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近期,不少地方發生勞動者在工作崗位患熱射病的事件。根據相關(guan) 規定,勞動者患熱射病後被認定為(wei) 職業(ye) 性中暑的,可以進行職業(ye) 病診斷並申報工傷(shang) ,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然而,在現實中,勞動者的維權之路卻困難重重,能真正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的少之又少。(7月25日《工人日報》)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ye) 或者高溫天氣作業(ye) 引起中暑,經診斷為(wei) 職業(ye) 病的,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熱射病屬於(yu) 重症中暑,在工作崗位患熱射病的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職業(ye) 病診斷和工傷(shang) 認定。不過,一些勞動者在患有熱射病後,卻很難申請職業(ye) 病診斷、認定工傷(shang) 。

  導致熱射病成為(wei) 工傷(shang) 認定盲區,主要有兩(liang) 大原因。首先,與(yu) 塵肺病、職業(ye) 中毒等常見職業(ye) 病相比,勞動者對於(yu) 職業(ye) 性中暑屬於(yu) 職業(ye) 病的知曉度較低,不知道在工作崗位患熱射病可以申請職業(ye) 病診斷,享受工傷(shang) 待遇。其次,診斷職業(ye) 性中暑,需要了解患者作業(ye) 場所的氣象條件,包括氣溫、氣濕和(或)熱輻射強度等,一些用人單位不願意配合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還有不少建築工人擔心,自己是包工頭招用的,未與(yu) 施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難以認定勞動關(guan) 係,無法認定為(wei) 工傷(shang) 。

  高溫作業(ye) 勞動者本就麵臨(lin) 天氣“烤”驗,不能因為(wei) 患上熱射病卻無法享受工傷(shang) 待遇,讓勞動者們(men) 流汗又流淚。有關(guan) 部門必須努力暢通工傷(shang) 認定的維權之路,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首先,有關(guan) 部門應加強宣傳(chuan) ,讓勞動者充分了解哪些屬於(yu) 常見職業(ye) 病,知曉職業(ye) 性中暑也可以申請工傷(shang) 認定。對於(yu) 建築工人等特殊群體(ti) ,更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普法,打消其思想顧慮。2013年人社部《關(guan) 於(yu) 執行工傷(shang) 保險條例若幹問題的意見》第七條規定:“具備用工主體(ti) 資格的承包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ye) 務轉包、分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ti) 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從(cong) 事承包業(ye) 務時因工傷(shang) 亡的,由該具備用工主體(ti) 資格的承包單位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shang) 保險責任。”據此,由包工頭招用的建築工人,也可以主動通過工傷(shang) 認定進行維權。

  其次,針對用人單位不配合的情形,有關(guan) 部門應充分運用舉(ju) 證責任倒置原則,讓勞動者享受應得的工傷(shang) 待遇。《工傷(shang) 保險條例》第十九條規定,職工或者其近親(qin) 屬認為(wei) 是工傷(shang) ,用人單位不認為(wei) 是工傷(shang) 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ju) 證責任。《工傷(shang) 認定辦法》第十七條進一步規定,用人單位拒不舉(ju) 證的,社會(hui) 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shang) 害職工提供的證據或者調查取得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shang) 認定決(jue) 定。

  此外,各地應加強探索,不斷擴大工傷(shang) 保險保障範圍,防範化解新業(ye) 態勞動者職業(ye) 傷(shang) 害風險,解決(jue) 傷(shang) 而無醫、傷(shang) 而無恤的難題。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是發生職業(ye) 性中暑的高危人群。但一些勞動者由於(yu) 沒有與(yu) 平台簽訂勞動合同,往往無法享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近年來,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ye) 的平台企業(ye) 為(wei) 重點,組織開展平台靈活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浙江、安徽建立健全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單險種工傷(shang) 保險製度,提高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待遇。各地應積極借鑒上述做法,擴大保障範圍。(張淳藝)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