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東陽看木雕

發布時間:2022-07-28 09:5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1000多年前,東(dong) 陽木雕就已廣為(wei) 流傳(chuan) 。傳(chuan) 統的東(dong) 陽木雕屬於(yu) 裝飾性雕刻,大多在住宅中出現,技法以平麵浮雕為(wei) 主,有薄浮雕、淺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層疊雕,層次豐(feng) 富又不失靈動,造就了雕梁畫棟、瓊樓玉宇之美。東(dong) 陽木雕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一般采用顏色比較淡的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銀杏木等作為(wei) 雕刻用材,它們(men) 紋理細密,木質清香,硬度適中,也被稱為(wei) “白木雕”。

  據東(dong) 陽地方誌記載,唐代時,東(dong) 陽境內(nei) 興(xing) 建了100多座寺院,極大地帶動了東(dong) 陽木雕的發展。明成祖朱棣建造紫禁城時,從(cong) 全國抽調許多能工巧匠,其中,東(dong) 陽木雕師就有好幾百人,皇帝寶座上的龍就是東(dong) 陽木雕藝人雕刻的。清代修繕皇宮時,400多名東(dong) 陽木雕藝人負責雕製龍椅、宮燈和裝飾擺件等,這是東(dong) 陽木雕最為(wei) 繁盛的時期。

  時光荏苒,杜雲(yun) 鬆、黃紫金、馮(feng) 文土、陸光正、黃小明等一批大師,創作了無數件響當當的作品,也讓東(dong) 陽木雕技藝在接力中不斷發展。黃小明出生於(yu) 東(dong) 陽工藝世家,從(cong) 小耳濡目染,既有做學徒時打下的紮實功底,又接受過專(zhuan) 業(ye) 院校的浸染,有別於(yu) 其他傳(chuan) 統的東(dong) 陽木雕藝人。2005年春,故宮博物院大修,準備複製乾隆皇帝的龍椅,黃小明從(cong) 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雕刻蟠龍是其中最關(guan) 鍵的工藝,方寸之地,姿態各異的蟠龍騰空盤旋,刀功纖毫畢現,每個(ge) 構件精致而複雜,需多種手法配合才能完成。黃小明用了整整兩(liang) 年時間才完工,受到專(zhuan) 家們(men) 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不斷出現在國際舞台上的東(dong) 陽木雕,成為(wei) 表達中國文化的一抹亮色。杭州G20峰會(hui) 主會(hui) 場陸光正雕刻的大型壁雕《錦繡中華》、黃小明雕刻的《憶江南》大型屏風以及青島上合峰會(hui) 主會(hui) 場黃小明的37幅東(dong) 陽木雕掛屏作品,驚豔世界。在創作這些作品時,工藝大師們(men) 在表現題材、創作手法和審美意境等方麵,均有較大突破。

  近日,我慕名走進黃小明的木雕博物館,立刻就被那裏濃濃的詩意和藝術氛圍所感染。“人與(yu) 自然”展區裏,一股自然之風撲麵而來,那裏有傲然挺立的胡楊林,也有憨態可愛的南極企鵝,一件雲(yun) 南大象的群雕作品更是引得參觀者們(men) 駐足細看。據介紹,如今,大到殿堂廟宇,小到案頭擺設,東(dong) 陽木雕無所不及,改變了傳(chuan) 統木雕造型較為(wei) 單一的特點,任何有趣的、美的事物都可以凝聚在一方木質天地中,更加貼近自然,貼近生活。據了解,東(dong) 陽還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廣招人才,不斷豐(feng) 富東(dong) 陽木雕的樣貌和氣韻。

  一直以來,東(dong) 陽木雕被看作東(dong) 陽乃至江南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正是有了東(dong) 陽木雕藝人不懈的傳(chuan) 承、探究和創造,東(dong) 陽木雕這一跨越千年的藝術才始終保持著蓬勃的生命力。(宋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