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走進縣城看發展】西藏白朗:綠色發展打造高原特色現代農牧產業強縣

發布時間:2022-08-09 10:34: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9日消息(記者羅布次仁 普布次仁)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西藏日喀則市東(dong) 南部的白朗縣,是著名的“青稞之鄉(xiang) ”“高原果蔬之鄉(xiang)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當地大力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縣向現代農(nong) 業(ye) 強縣轉型,走出了一條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的高原現代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

  在白朗縣珠峰農(nong) 業(ye) 園的聖女果種植大棚,空氣中是果實香甜的氣息。現在是夏季蔬菜集中供應期,每天都有七噸左右、二十幾種新鮮果蔬從(cong) 這裏運往日喀則各大農(nong) 貿市場。

  該園區種植管理員普布歐珠:現在引進了很多現代技術,達到了綠色有機培養(yang) 種植。

  巴紮鄉(xiang) 彭倉(cang) 村,是白朗縣最早種植蔬菜的村落。村民紮西頓珠每天早上會(hui) 和村裏人一起將采摘的蔬菜集中送到日喀則市裏銷售。

  紮西頓珠:種植果蔬的收入很高,一年收入有5萬(wan) 多。現在我們(men) 村裏年輕人都不出去打工,在家門口工作還能照顧父母。日子越來越好,很幸福。

  村裏現有174座溫室大棚,平均每戶就有3座大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山東(dong) 援藏幹部的幫助下,白朗縣積極引進大棚蔬菜專(zhuan) 業(ye) 化種植,全縣果蔬種植麵積達到1.73萬(wan) 畝(mu) ,大棚2256座,年產(chan) 量達到1.34億(yi) 斤,成為(wei) 西藏最大的反季節蔬菜供應基地。2021年白朗縣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萬(wan) 多元,其中果蔬經濟貢獻率為(wei) 30%。

  “十四五”期間,白朗縣依托拉日鐵路、拉日高速公路、機場等立體(ti) 交通優(you) 勢,積極打造年楚河生態觀光長廊,實施“三區一廊”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推動高原現代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

  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委書(shu) 記次仁頓珠:以夯實現代農(nong) 牧業(ye) 發展基礎為(wei) 支撐,以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為(wei) 主線,把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為(wei) 主要目標,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