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堅持唯物史觀 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

發布時間:2022-08-15 14:1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豔國(江西師範大學中國社會(hui) 轉型研究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zhuan) 家、南昌師範學院教授)

  新時代中國史學麵臨(lin) 難得的發展機遇,既有來自社會(hui) 各界強烈的時代需求,又有來自學科內(nei) 部發展的強大活力。肩負時代重任,發揮史學功能,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當代史學研究者必須堅持唯物史觀指導,堅持人民中心導向,立足中國大地,聚焦當代問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為(wei) 人類文明曆史書(shu) 寫(xie) 作出應有貢獻。

  堅持唯物史觀科學理論指導

  著名曆史學家章開沅先生曾說:“曆史是已經畫上句號的過去,史學是永無止境的遠航。”確保史學研究在“遠航”中求實問真、行穩致遠,起到經世致用、積累文化、傳(chuan) 承文明的作用,就要有保證方向正確的“羅盤”和內(nei) 在糾錯機製。對於(yu) 曆史學來說,唯物史觀及其方法就是保障史學研究和學科發展走在科學軌道上的方向盤和健康機製。

  唯物史觀既是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創立的基石,又是使史學研究走上科學軌道、成為(wei) 一門科學的理論基礎。唯物史觀及其方法的明燈照亮了曾經幽暗的曆史檔案庫,使研究曆史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方法論依據,並對此前一切誤導人們(men) 思想認識的曆史觀,如神學史觀、英雄史觀、唯心史觀等進行了曆史的批判,使唯物史觀成為(wei) 曆史科學與(yu) 一切非曆史科學的分水嶺,使唯物史觀成為(wei) 辨別一切曆史觀是否科學的試金石,從(cong) 而開辟了曆史研究的通衢大道。

  唯物史觀以其嚴(yan) 密的邏輯思維和無可辯駁的理論總結,解決(jue) 了曾長期困擾人們(men) 的“曆史學是藝術還是科學”的重大問題,由此確立了史學研究的科學範式:研究任何曆史問題,都要從(cong) 最嚴(yan) 格的曆史事實出發,實事求是。從(cong) 曆史事實出發,而不是從(cong) 人們(men) 頭腦中的觀念出發;充分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通過細致入微的研究,進行理論總結,揭示蘊藏在紛繁複雜曆史表象背後的曆史規律;通過對曆史規律的科學把握,指導人們(men) 正確把握曆史方向,開辟未來。唯物史觀正是通過對人類社會(hui) 發展所做的規律性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從(cong) 何處來向何處去的基本麵貌,這是一個(ge) 由史前社會(hui) ,經過階級社會(hui) ,走向高級形態公有製的“自然曆史過程”。因為(wei) 唯物史觀認為(wei) ,“在曆史學的領域中,都必須從(cong) 既有的事實出發”,揭示曆史關(guan) 係中最本質的聯係,因而曆史研究的科學性就成為(wei) 曆史科學的底色。曆史研究圍繞著人的發展和人的本質,即馬克思定義(yi) 的“人的解放”,“這個(ge) 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髒是無產(chan) 階級”,因而人民性就成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曆史科學的本色。曆史研究把整個(ge) 人類社會(hui) 發展作為(wei) 一個(ge) 完整的曆史過程來研究,將社會(hui) 形態的更替看作革命性躍升,尤其是把資本主義(yi) 製度看成是“曆史上過渡的發展階段”,而不是“社會(hui) 生產(chan) 的絕對的最後的形式”,無產(chan) 階級是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的掘墓人,揭示人類社會(hui) 經過“世界曆史”進程,最後進入共產(chan) 主義(yi) 社會(hui) 。因而馬克思主義(yi) 曆史科學具有革命性和徹底性。唯物史觀及其方法賦予曆史研究的科學性、人民性、革命性和徹底性本質要求,為(wei) 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然,唯物史觀不是對全部曆史問題的解答,也不能為(wei) 紛繁複雜的曆史變化提供現成的答案,但是,它的確為(wei) 人們(men) 形成正確的思維提供了科學理論和有效方法。唯物史觀既是曆史學學科建設的一麵旗幟,也是史學研究的思想引領,更是史學話語表達的活的靈魂;堅持唯物史觀,既體(ti) 現了近代以來人們(men) 在曆史認識領域所達到的學術高度,也展示了史學研究成果的理論說服力。

  堅持唯物史觀是我國現代史學發展的根本經驗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唯物史觀既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以及建設、改革鮮亮的理論旗幟,也是思想文化領域包括史學研究領域的指導思想。

  唯物史觀給中國現代史學發展帶來革命性變革,是中國史學史上的一個(ge) 顯著標誌。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重要內(nei) 容,隨著馬克思主義(yi) 在近代中國傳(chuan) 播,唯物史觀及其方法在戊戌變法以後的中國思想界逐漸發展成為(wei) 一股滾滾浪潮,為(wei) 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信服。在五四時期的史學界,如李大釗所描述:“高等教育機關(guan) 裏的史學教授,幾無人不被唯物史觀的影響,而熱心創造一種社會(hui) 的新生。”在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等一批早期先進分子的帶領和推動下,唯物史觀在中國史學界紮下根來,開辟了史學理論與(yu) 史學史、中國革命史、帝國主義(yi) 侵華史、社會(hui) 進化史、國際關(guan) 係史、中國文化史、中國經濟史等領域,馬克思主義(yi) 史學在廣泛傳(chuan) 播中蓬勃發展,體(ti) 現了運用唯物史觀及其方法研究曆史所具有的學術朝氣和文化活力,形成的一批學術經典流傳(chuan) 後世,影響深遠。

  一百多年來,唯物史觀引領中國史學發展,刷新了中國史學研究的麵貌。在唯物史觀理論與(yu) 方法的引領下,一批又一批中國史學家茁壯成長。越來越多的史學研究者自覺學習(xi) 、運用唯物史觀及其方法研究曆史,不斷壯大馬克思主義(yi) 史學研究隊伍,如唐長孺先生所說:“在研究過程中,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企圖解決(jue) 曆史上的根本問題,必須要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yi) 的理論。”其中,產(chan) 生了一批堪稱中國馬克思主義(yi) 史學大師的著名學者,如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讚、呂振羽、侯外廬、胡繩、劉大年等標誌性人物,他們(men) 運用唯物史觀及其方法研究曆史問題,在中國史學界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在唯物史觀及其方法指引下,史學研究領域不斷得到開拓,創新性研究成果不斷湧現。與(yu) 社會(hui) 發展的時代性問題密切相關(guan) ,史學界圍繞中國近代社會(hui) 性質、中國近代社會(hui) 革命線索、中華民族解放史、中國通史體(ti) 係及其理論、中國近代史體(ti) 係、中國古代史分期、中國封建土地所有製形式、中國封建社會(hui) 農(nong) 民戰爭(zheng) 、中國資本主義(yi) 萌芽、漢民族形成、中國封建社會(hui) 長期延續、曆史人物評價(jia) 理論與(yu) 方法、中國社會(hui) 經濟史、中國現代化史、中西曆史比較研究、中國生態史、中華文明起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發展格局等重大問題展開研究,豐(feng) 富了現代中國史學研究內(nei) 容,擴大了現代中國史學研究視野,中國特色曆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加快構建。

  一百多年來,唯物史觀及其方法深深植根於(yu) 中國史學研究沃土之中,形成了與(yu) 時俱進、創新發展的史學新傳(chuan) 統,不斷拓展中國現代史學發展新道路新形態。一方麵,將述往知來,鑒古察今,“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等中華優(you) 秀史學傳(chuan) 統與(yu) 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隻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的、充分掌握了的曆史資料”得出科學的曆史結論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另一方麵,將運用唯物史觀理論與(yu) 方法研究曆史問題同“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曆史理論中國化、建設中國現代史學體(ti) 係的康莊大道。

  堅持唯物史觀是新時代中國史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必須堅持唯物史觀,找準中國史學的理論立足點、科學根基和學術史方位,走出一條推進曆史科學發展的寬廣道路。

  唯物史觀是構建中國特色曆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話語體(ti) 係的理論基石。當代中國史學的“三大體(ti) 係”建設,是一個(ge) 相輔相成、有機聯係的整體(ti) 。其中,理論的指導和引領不可或缺。人類文明史表明,一個(ge) 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而唯物史觀是整合、創新、發展中國史學學科體(ti) 係、學術體(ti) 係和話語體(ti) 係的理論基石。堅持唯物史觀是新時代中國史學研究者的理論武裝,是繁榮新時代中國史學的必由之路。

  唯物史觀是發揮曆史研究作用、健全史學社會(hui) 功能的重要依據。“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我們(men) 重溫曆史,研究曆史,是為(wei) 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圍繞曆史學的社會(hui) 功能,重視和深化曆史研究,中國史學要關(guan) 注時代問題、中國問題和世界問題,胸懷“國之大者”,放眼人類文明發展潮流,將唯物史觀的現實指向與(yu) 中國史學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有機結合,認識過去、緊扣當下、引領未來。

  唯物史觀是建設高素質史學工作者隊伍、推進新時代中國史學創新發展的思想武裝。成就千秋偉(wei) 業(ye) ,關(guan) 鍵在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關(guan) 鍵在思想武裝。推進新時代中國史學創新發展,做有文化靈魂、有思想品質、有時代擔當的史學研究,必須堅持唯物史觀理論旗幟,用唯物史觀教育和武裝史學工作者,敢於(yu) 向一切錯誤的曆史觀、史學思潮“亮劍”,在堅持真理的同時錘煉學術品格、提升思想修養(yang) ,肩負起新時代史學工作者的使命。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曆史研究院重大曆史問題研究專(zhuan) 項2021年度重大招標項目階段性成果)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