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年糧食奪取豐收有支撐

發布時間:2022-08-16 09:46:00來源: 人民日報

  秋糧麵積穩中有增,大部地區長勢好於(yu) 上年

  全年糧食奪取豐(feng) 收有支撐

  “三農(nong) ”向好,全局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開會(hui) 議指出,要強化糧食安全保障。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目前南方雙季晚稻栽插已接近尾聲,中稻正在抽穗揚花和灌漿;北方春玉米開始灌漿,夏玉米陸續開始抽雄吐絲(si) ,大豆進入開花結莢期。秋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3/4,今年全國秋糧麵積穩中有增,超過13億(yi) 畝(mu) ,大部地區秋糧作物長勢好於(yu) 上年,奪取全年糧食豐(feng) 收有基礎、有支撐、有條件。

  穩產(chan) 增產(chan) 紮牢糧食安全根基

  “夏糧實收畝(mu) 產(chan) 927.02公斤!”聽到來自專(zhuan) 家組的實收測評結果,安徽省渦陽縣店集鎮宋牌坊村的宋來寶笑了:“夏糧是小頭,秋糧才是大頭,要論豐(feng) 收,秋糧產(chan) 量必須跟上來。”宋來寶正忙著用智慧農(nong) 機給打著苞兒(er) 的玉米追肥。

  我國糧食生產(chan) 已經多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這個(ge) 高平台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總農(nong) 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要以超常超強的力度,推動各項措施落實落地,促進糧食生產(chan) 穩定發展。

  ——藏糧於(yu) 地,奪取秋糧豐(feng) 收有底氣。

  “立秋有雨兜兜有,秋霖夜雨定豐(feng) 收。”河南省澠池縣天池鎮東(dong) 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古保民說,“農(nong) 田建設高質量,鐵杆莊稼長在項目區,豐(feng) 收增收有把握!”古保民介紹,麥收到手後,就播種玉米,已經選了高產(chan) 穩產(chan) 品種。小麥和玉米加一起,一年兩(liang) 季,每畝(mu) 能賺2000多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nong) 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xing) 慶表示,耕地保護措施必須落地見效,隻有守住了18億(yi) 畝(mu) 這個(ge) 底線,才能守住糧食安全。

  到今年底,我國將確保全國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nong) 田。“十四五”期間,我國以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護區為(wei) 重點,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chan) 業(ye) 帶,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建成10.75億(yi) 畝(mu) 集中連片高標準農(nong) 田。

  ——藏糧於(yu) 技,秋糧豐(feng) 收有保障。

  “這個(ge) 新型玉米播種機,效果好,能做到肥料種子一起播,還有多重功能,省時省工,一天可以播100多畝(mu) 地,播種效率特別高。”山東(dong) 省曲阜市防山鎮齊李村期望之坡種植合作社農(nong) 機手孔凡勇說。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村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鍾鈺表示,解決(jue) 種子、耕地兩(liang) 大要害問題不斷取得新成就,農(nong) 業(ye) 科技攻關(guan) 進一步夯實了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農(nong) 業(ye) 物聯網、耕種收一體(ti) 化、種業(ye) “芯片”……經過多年科技攻關(guan) ,我國糧食的單位生產(chan) 能力穩步提升。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科技已成為(wei) 糧食生產(chan) 的重要驅動力。

  抓品種、提品質,結構調整持續向優(you)

  糧食生產(chan) 繼續推進結構調整,是居民消費轉型升級需要,也是農(nong) 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的要求。

  ——抓品種,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nong) 業(ye) 相統一。

  今年推行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對貴州省福泉市定希綠色農(nong) 業(ye) 公司來說是頭一遭。公司今年流轉了1000畝(mu) 耕地,推進這種高效種植模式。在公司種植基地,負責人羅燦江仰頭摸摸玉米穗兒(er) ,低頭摸摸大豆莢兒(er) 。“在農(nong) 技專(zhuan) 家的指導下,我們(men) 采取兩(liang) 行玉米三行大豆的‘2+3’種植模式,莊稼長勢喜人!從(cong) 測產(chan) 情況看,每畝(mu) 地收入1000多元沒問題!”羅燦江說。

  確保大豆多增產(chan) ,確保玉米不減產(chan) 。今年以來,為(wei) 了增加油料供給,各地大力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截至目前,全國有16個(ge) 省份1047個(ge) 縣共4萬(wan) 多家新型經營主體(ti) 積極推進。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成立大豆油料產(chan) 能提升工程專(zhuan) 家指導組,赴各地指導。

  一台台農(nong) 機奔馳,一壟壟良種播撒。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保夏糧、穩全年,擴大豆、增油料,今年確保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17.6億(yi) 畝(mu) 以上。今年,夏收油菜籽實現“三增”,麵積超過1億(yi) 畝(mu) ,單產(chan) 創曆史新高,產(chan) 量是近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今年秋糧生產(chan) ,落實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1500多萬(wan) 畝(mu) 。

  ——提品質,轉變糧食發展方式提效率。

  “種下良種就有好收成,1600畝(mu) 核心區全是優(you) 質小麥。”在山東(dong) 省平度市蓼蘭(lan) 鎮青農(nong) 種子產(chan) 銷合作社的良種田裏,合作社理事長侯元江說,小麥新品種“青農(nong) 7號”連續兩(liang) 年畝(mu) 產(chan) 過800公斤,今年還將迎來豐(feng) 收。近年來,侯元江將良種繁育與(yu) 品種示範相結合,帶動周邊30多個(ge) 村莊5000多戶農(nong) 民實施小麥育種,收購價(jia) 高出市場10%。

  一粒好種,千粒好糧。今年糧食生產(chan) 中,良種大顯身手。山東(dong) 發展優(you) 質專(zhuan) 用品種,重點發展比較效益高的優(you) 質玉米、強筋小麥、鮮食玉米、高蛋白大豆、高油酸花生、特色雜糧雜豆。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抓品種、提品質,調整結構要實打實。今年各地著力優(you) 化糧食品種結構,發展市場緊缺的優(you) 質專(zhuan) 用品種,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

  黨(dang) 政同責,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

  確保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特別是糧食供給,黨(dang) 政同責,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為(wei) 糧食生產(chan) 創造了製度條件。

  ——穩政策,壓實責任,調動糧農(nong) 積極性。

  “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和市場價(jia) ,都比去年高。我家一季小麥,一季稻蝦,種糧有賺。”江蘇省泗洪縣石集鄉(xiang) 湯楊村種糧大戶臧如軍(jun) 說。今年,江蘇省繼續對26個(ge) 產(chan) 糧大縣獎補1.33億(yi) 元。

  清華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穩麵積、穩產(chan) 量、穩政策,中央提出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把糧食產(chan) 量納入宏觀調控目標,進一步壓實了糧食生產(chan) 責任。

  今年,秈稻和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每斤提高2分錢,玉米、水稻、小麥三大主糧市場價(jia) 格都比較好。針對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中央財政安排300億(yi) 元,對實際種糧農(nong) 民進行一次性補貼。同時,中央財政下達了稻穀補貼、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產(chan) 糧(油)大縣獎勵等一攬子政策資金。國家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讓糧農(nong) 種糧有保障。

  ——統籌疫情防控和糧食生產(chan) ,確保秋糧豐(feng) 收到手。

  這陣子,河北省邯鄲市肥鄉(xiang) 區天台山鎮任堡村田間正忙著“三秋”田管,外出做生意的村民王振國並沒有著急往家趕。“11畝(mu) 玉米全交給了‘田保姆’。”王振國說,把土地托管給農(nong) 業(ye) 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從(cong) 小麥春管施肥、病蟲草害統防,再到小麥收獲、運輸、秸稈還田,全都由合作社完成。

  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達95.5萬(wan) 個(ge) ,服務覆蓋全國約38.4%的小農(nong) 戶。今年秋糧生產(chan) ,各地創新服務方式,大力發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等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服務。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研究製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防疫具體(ti) 辦法,落實分級分類差異化防控措施。經過努力,種子、農(nong) 藥、化肥等農(nong) 資下擺總體(ti) 正常,夏種夏管壓茬推進,為(wei) 奪取秋糧豐(feng) 收打下紮實基礎。

  大國糧倉(cang) 穩,豐(feng) 收基礎牢。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按照中央決(jue) 策部署,一環不鬆、一招不落,全力抓好秋糧生產(chan) ,確保全年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記者高雲(yun) 才)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