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軌成交通新選擇
近日,世界首條永磁磁浮軌道交通工程試驗線“紅軌”在江西興(xing) 國舉(ju) 行竣工儀(yi) 式,標誌著世界首條永磁磁浮空軌試驗線投入使用。
專(zhuan) 家介紹,“紅軌”是一種新型、小運量磁浮空軌係統,具有安全、經濟、智能、綠色等特點,將引領我國新製式、接入級軌道交通翻開新的篇章。
據介紹,此次投入使用的江西興(xing) 國縣永磁磁浮空軌試驗線全長800米,2車輛編組,定編88人,設計最高運行速度為(wei) 每小時80公裏。
軌道交通是目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最有效的手段,但地鐵、輕軌等傳(chuan) 統城市軌道交通製式存在批複門檻高、建設周期長、建設及運營成本高等問題,接入級交通最後1公裏成為(wei) 當前交通係統的短板。為(wei) 此,近幾年國內(nei) 新製式軌道交通不斷湧現,如雲(yun) 軌、空軌、智軌等。在軌道交通領域,空軌屬於(yu) 後起之秀。
中鐵六院總經理陳國棟介紹,“紅軌”將懸掛式單軌和磁浮技術完美結合,具有低能耗、少占地、適應好、可移植的顯著優(you) 點,是小運量接入級交通和旅遊交通的新選擇。“這些特點,讓永磁磁浮空軌不僅(jin) 適用於(yu) 城市、景區、機場接駁、商務中心、特色小鎮等常規環境,在沿江、環湖、海邊、高寒、荒漠等困難條件下也能大展身手。”
“紅軌”開拓了獨立於(yu) 常導電磁懸浮和超導懸浮之外的磁浮技術新體(ti) 係,係統應用了無人駕駛、北鬥定位、5G通信、傳(chuan) 感融合等新理論和技術。項目由稀土永磁懸浮係統、直線電機牽引驅動係統、智能定位與(yu) 通信信號係統、運行控製與(yu) 安全保障係統、軌道支撐與(yu) 牽引供電係統、車輛裝備係統等部分構成。目前,“紅軌”已初步形成了自主知識產(chan) 權體(ti) 係,正在形成一係列基礎理論、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品標準、技術規範。
江西理工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斌介紹,江西理工大學聯合中國中鐵工業(ye) 旗下中鐵科工集團成功攻克了懸浮轉向架結構、導向結構、直線電機牽引驅動等技術難題,在世界上首次將永磁懸浮技術應用於(yu) 空軌車輛製造中。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ge) 掌握空軌技術的國家。
中鐵科工集團空軌事業(ye) 部總經理徐國學介紹,從(cong) “空軌”到“空軌+磁懸浮”,轉向架由輪胎變成永磁鐵,無需耗費電能,通過永磁特性即可實現車輛懸浮,零摩擦運行。
談及“紅軌”有別於(yu) 其他軌道交通項目的特點,陳國棟解釋:“基於(yu) 永磁陣列實現零功率斥力懸浮,使得能耗和運維成本更低;懸掛式設計,在綠化帶立墩形成獨立路權,具有少占地、不影響地麵交通的優(you) 勢;裝配式建設,施工速度更快,更加環保;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廣泛適用於(yu) 中小運量接入級交通需求和文化旅遊交通線路。”
專(zhuan) 家表示,作為(wei) 世界首條永磁磁浮空軌工程試驗線,“紅軌”的順利推進,既是針對不同交通出行需求,構建多層次、一體(ti) 化、更便捷的交通網絡的積極嚐試;也是探索以重大工程應用帶動稀土永磁產(chan) 業(ye) 集群健康發展,延伸稀土產(chan) 業(ye) 鏈的有效措施。(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