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工業低碳發展內生動力(縱橫)
不久前,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工業(ye) 領域碳達峰總體(ti) 目標和政策措施。這是深入落實“雙碳”戰略,加快推進工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的又一重要戰略舉(ju) 措,對於(yu) 助力工業(ye) 領域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實施“雙碳”戰略,降低碳排放水平,是進一步推進我國工業(ye) 化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工業(ye) 領域“雙碳”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結構性體(ti) 製性問題依然存在,實現“雙碳”目標仍然任重道遠。
工業(ye) 領域實施“雙碳”戰略,是我國整個(ge) 工業(ye) 體(ti) 係多層次、多領域、係統化提高技術水平、改革體(ti) 製機製、轉換增長動力、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的過程。實施好這一戰略,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ye) 化道路,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強化技術進步、體(ti) 製機製創新,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著力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綠色能源體(ti) 係,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
工業(ye) 領域實施“雙碳”戰略,根本還在於(yu) 創新。在技術創新層麵,應推動工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要加快推動低碳、零碳、負碳等領域的技術升級,以及全產(chan) 業(ye) 鏈、跨產(chan) 業(ye) 低碳技術集成耦合、低碳工業(ye) 流程再造。同時,強化數字技術和低碳技術互動,以數字技術降低碳排放,也要降低數字產(chan) 業(ye) 的碳排放,實現數字化與(yu) 低碳化的同頻共振。在推動工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整體(ti) 升級的層麵上,應加快推進綠色製造,推動生產(chan) 模式綠色轉型,打造具備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在調整優(you) 化用能結構層麵,應重點控製化石能源消費,加快推動利用清潔能源。在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層麵,應深入推動管理創新、運營模式創新。要通過係統性改革,形成有利於(yu) 核心技術創新的體(ti) 製機製,依靠市場力量推動技術進步,降低碳排放。
我國作為(wei) 負責任的大國,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而要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應以技術創新為(wei) 核心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增強低碳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wei) 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實現從(cong) 生產(chan) 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摘編自《經濟日報》,原題為(wei) 《形成工業(ye) 低碳發展內(nei) 生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