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今年首趟冷鏈中歐班列通行
光明日報烏(wu) 魯木齊8月13日電(記者李慧 通訊員陳乾、吳奇)8月12日22時15分,伴隨著汽笛聲,一列自江西贛州國際陸港鐵路場站始發,滿載50個(ge) 集裝箱的首列冷鏈中歐班列從(cong) 阿拉山口鐵路口岸出境,預計7天後抵達俄羅斯謝利亞(ya) 季諾站,這是今年新疆通行的首趟冷鏈中歐班列,出境冷鏈貨物品種和規模呈現增長態勢。
據悉,本批貨物貨值達453萬(wan) 美金,貨物主要有凍鰻魚、蔬菜等冷凍鮮食品。這趟冷鏈專(zhuan) 列的順利開行,為(wei) 貨源地及周邊地區的農(nong) 牧業(ye) 和生鮮產(chan) 品進出口打通了一條高效快捷的國際冷鏈物流大通道,是發展中歐班列特色班列的又一成果,有助於(yu) 加快中歐班列與(yu) 地方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為(wei) 服務中歐班列高效通行,打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國鐵路烏(wu) 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根據通道能力情況,持續優(you) 化運輸組織,科學製定班列運輸組織方案,做到中歐班列原到原開,並對中歐班列實行優(you) 先辦理、優(you) 先製票、優(you) 先換裝、優(you) 先編組、優(you) 先發車運輸組織模式,加強與(yu) 海關(guan) 、邊檢和哈薩克斯坦鐵路部門的協調聯係,落實定期對話機製,提前溝通信息,合理安排線路運用,提升運輸組織效率,保障中歐班列高效通行。
“為(wei) 促進外貿穩增長,確保中歐班列高效通行,阿拉山口站加強與(yu) 海關(guan) 等聯檢單位溝通協調,破解運輸組織中的難點,整合加快票據周轉,壓縮班列在口岸停留時間。今年,中歐班列在口岸日均通行數量達17列。”阿拉山口站貨裝車間貨運員羅歡介紹。
為(wei) 確保此次冷鏈班列順利開行,阿拉山口海關(guan) 主動對接企業(ye) 及班列運營方,提前獲知班列發行計劃並製定預約通關(guan) 方案,安排專(zhuan) 人跟進、設置專(zhuan) 窗受理,優(you) 先辦理班列貨物出口放行手續,在強化監管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通關(guan) 效率。
“相較於(yu) 其他普通中歐班列,冷鏈班列對通關(guan) 服務效能及口岸銜接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men) 主動靠前服務企業(ye) ,第一時間掌握相關(guan) 信息,並積極協調鐵路等部門,壓縮貨物在口岸運轉時間,確保該趟班列高效快速通關(guan) 。”阿拉山口海關(guan) 監管二科一級行政執法員馮(feng) 尹彭玉說。
近年來,隨著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深入推進,新疆區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不斷顯現,正成為(wei) 向西開放的前沿門戶。新疆鐵路部門發揮阿拉山口、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通道優(you) 勢,實施精準調度指揮,推進口岸擴能改造,在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和保障防疫物資運輸等方麵挑起了大梁,助力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歐班列的朋友圈持續擴大。2022年,阿拉山口站新增通行中歐班列線路已達21條,累計達86條,通行中歐班列線路已覆蓋全國24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達德國、波蘭(lan) 等18個(ge) 國家,搭載的貨物涉及汽車及配件、棉紗、木材等8大類200餘(yu) 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