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時評】讀懂“開學第一課”背後的期待

發布時間:2022-09-05 10:3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楊三喜(媒體(ti) 評論員)

  今秋開學,《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正式實施,勞動課正式從(co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升級為(wei) 義(yi) 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據媒體(ti) 報道,勞動課已經寫(xie) 入不少學校的新課表,一些中小學還在“開學第一課”安排了種菜、收割、做飯,還有一些學校直接將“開學第一課”搬到了農(nong) 田裏。

  將勞動課從(co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體(ti) 現了對勞動教育的重視,也將成為(wei) 中小學校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抓手,有力地改變勞動教育在學校、家庭、社會(hui) 中被弱化的現象。從(cong) 公眾(zhong) 對勞動課的關(guan) 注,以及各地中小學校結合地方和學校實際開展的各類實踐和探索,不難感受到社會(hui) 的這一期待:通過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培養(yang) 基礎的勞動技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jia) 值觀、涵育良好的勞動品質。

  勞動課應該在哪上、怎麽(me) 上?應該形成共識的是,勞動課的開展絕不能僅(jin) 限於(yu) 讓學生學會(hui) 做幾個(ge) 家常菜,把學生帶到田野裏參加幾次勞動體(ti) 驗,更在於(yu) 引導學生在參與(yu) 勞動的過程中,體(ti) 會(hui) 勞動的艱辛與(yu) 不易,形成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價(jia) 值觀;更在於(yu)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ti) 、以勞育美、以勞創新。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就要求在課程開展前期進行充分的準備和科學的設計,明確課程目標、流程、評價(jia) 方式。否則,簡單的幾次勞動體(ti) 驗就可能淪為(wei) 一種形式甚至負擔,而無法發揮預期的育人目標。

  在以“追分”為(wei) 導向的環境下,勞動課的成效很難以量化的分數呈現。雖然勞動課每周隻有一個(ge) 課時,但一些教師或家長囿於(yu) 固有的觀念,仍然可能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這就會(hui) 使勞動課課時得不到保障。

  對此,一方麵有必要從(cong) 製度、師資、資金等方麵共同保障,開足開齊勞動課時,確保獨立出來的勞動課不被虛化、弱化;另一方麵則應進一步在發揮勞動課的綜合育人成效上下功夫。教師要充分發掘勞動課程的價(jia) 值,為(wei) 孩子提供走出教室、走出校園的舞台、環境,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的經曆與(yu) 成長體(ti) 驗。引導孩子在緊密聯係生活、生產(chan) 實踐的勞動中,提高運用學科知識去解決(jue) 真實問題的能力,提升高階思維水平、提高合作交往能力。而這種經曆和體(ti) 驗,反過來也將有助於(yu) 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勞動教育的本質是知行合一。課堂、教材、作業(ye) 、考試不是教育生活的全部,也不是成長的唯一途徑。通過科學的課程設計,讓孩子們(men) 不僅(jin) 可以在勞動中獲取勞動與(yu) 生活的技能,還能夠培養(yang) 自己的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在“做中學”中發展自己分析、評價(jia) 、創造的高階思維水平和解決(jue) 實際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貫徹“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理念,讓孩子從(cong) 勞動中學到課堂中學不到的東(dong) 西,體(ti) 會(hui) 到教室之外的快樂(le) ,勞動課的育人價(jia) 值才能充分體(ti) 現出來,才能贏得孩子的喜歡、家長的認同,從(cong) 而凝聚家校社合力,為(wei) 上好勞動課營造更好的環境。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