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正青春】薑鵬:守護中國天眼的追星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貴州深山的大窩氹裏,有一群“追星人”,他們(men) 堅持絕對精準的科學精神,參與(yu) 了“中國天眼”FAST從(cong) 設計建設到調試運行的全流程,並不斷進行前沿探索。
在國家天文台FAST電子學實驗室,總工程師薑鵬正帶領團隊對一套新型的接收機係統進行調試,未來它可能讓遠在千裏之外的“天眼”FAST更加“耳聰目明”。
薑鵬在31歲博士畢業(ye) 後就來到貴州省平塘縣,當時正是“中國天眼”建設初期,科研人員使用的是地表水,住的是沒有空調的活動板房。除了克服生活上的艱苦,還要麵臨(lin) 很多無法想象的技術難關(guan) ,薑鵬接到的第一個(ge) 任務就是負責索網工程,無任何經驗可循。
經過反複思考、計算後,薑鵬提出需要安裝強度為(wei) 500兆帕、彎曲次數為(wei) 200萬(wan) 的鋼索。當時,他們(men) 從(cong) 市麵上買(mai) 了10餘(yu) 種鋼索進行實驗,卻沒有一根能滿足要求,最後隻能自己設計研製。經曆了反複測試和近百次失敗後,薑鵬帶領團隊成員終於(yu) 研製出超高耐疲勞鋼索,成功支撐起“中國天眼”的“視網膜”。2017年,“中國天眼”進入調試階段,成功實現了對特定目標的追蹤觀測。截至目前,基於(yu) “中國天眼”所發現的脈衝(chong) 星數量已超過660顆,取得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