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京熊貓晶體科技公司深耕前沿領域——產品越做越小 市場越做越大

發布時間:2022-09-08 10:00:00來源: 經濟日報

  在南京中電熊貓晶體(ti) 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熊貓晶體(ti) ”)的產(chan) 品封裝測試區,機器正在封裝測試毫米級元器件。旋轉的步進測試盤上,隨著一片片產(chan) 品精準地載入工位,顯示器上呈現出放大版的產(chan) 品細節和電氣性能參數。

  熊貓晶體(ti) 公司深耕石英晶體(ti) 元器件領域,瞄準石英晶體(ti) 元器件小型化、高頻化、高精度等前瞻技術持續攻關(guan) ,取得重要突破。“我們(men) 研發生產(chan) 的標準石英晶體(ti) 產(chan) 品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0%。”熊貓晶體(ti) 公司副總經理高誌祥說。

  超前部署創新戰略

  5G傳(chuan) 輸不掉幀、手機信號穩定、攝像頭信號傳(chuan) 輸通暢……生活中,各類電子產(chan) 品的穩定運行,都離不開石英晶體(ti) 元器件。如果把芯片比作電子產(chan) 品的“大腦”,晶體(ti) 元器件就如同“心髒”,為(wei) 芯片提供持續的“血液”。

  熊貓晶體(ti)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產(chan) 諧振器產(chan) 品,2000年開始涉足SMD(表麵貼裝元器件)振蕩器領域。“相比諧振器,振蕩器集成化程度更高、產(chan) 品附加值也高,主要應用於(yu) 通信、安防等領域。”高誌祥說。

  在小尺寸晶體(ti) 振蕩器生產(chan) 車間,一顆顆芝麻粒大小的振蕩器從(cong) 生產(chan) 線上下線。“別看產(chan) 品的長度隻有1.6毫米、寬度1.2毫米,作用可不小,存儲(chu) 芯片、微型攝像頭、藍牙耳機等產(chan) 品都依賴其運行。”高誌祥說,從(cong) 硬幣大小到指甲蓋大小,再到芝麻粒大小,產(chan) 品尺寸越來越小,最小已達到1.2×1.0毫米的標準。

  “產(chan) 品迭代背後,是一個(ge) 個(ge) 專(zhuan) 項攻關(guan) 小組的辛勤付出。”公司技術部經理李坡說。

  為(wei) 推進產(chan) 品創新研發,公司設立了專(zhuan) 業(ye) 團隊,細化任務分工,推行項目主任設計師負責製,並實行提成激勵機製和技術晉升渠道,激發研發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

  “為(wei) 提高創新能力,我們(men) 與(yu) 南京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共同推動新技術開發,已取得專(zhuan) 利技術近80項。”高誌祥說。

  此外,熊貓晶體(ti) 公司實行“量產(chan) 一代、儲(chu) 備一代、預研一代”的技術發展戰略,超前部署的開發模式提升產(chan) 品性能,實現出貨量增加、銷售額增長。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擴充產(chan) 能,晶體(ti) 振蕩器的月產(chan) 量預計將翻倍,由當前每月800萬(wan) 顆增加到每月1600萬(wan) 顆。

  “目前,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已經達到機械加工的極限標準,需要攻克光刻工藝以實現產(chan) 品小型化、高頻化。隻有加快創新步伐,才能在未來市場中搶占先機。”高誌祥說。

  研發敢啃“硬骨頭”

  今年,熊貓晶體(ti) 公司的《寬溫高精度超低相噪溫補石英晶體(ti) 振蕩器(TCXO)》項目,獲得全國職工技術協會(hui) 2021年度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特等獎。這個(ge) 項目攻克了溫補石英晶體(ti) 振蕩器用低老化晶體(ti) 生產(chan) 技術難題。

  “溫補石英晶體(ti) 振蕩器主要用於(yu) 5G通信網絡、數字程控交換機等設備。2020年,在接到重點攻關(guan) 任務時,難度遠超我們(men) 想象。”高誌祥說,研發中遇到許多意料之外的難題。團隊在熟悉新領域的同時,尋找技術工藝的突破口。

  在整個(ge) 項目研發過程中,公司器件部經理王連生承擔6階溫度曲線補償(chang) 算法軟件和半導體(ti) 陶瓷基座的研發任務,李坡承擔低老化晶體(ti) 生產(chan) 技術突破任務。

  “項目啟動初期,技術問題難以突破的挫敗感,各項計劃節點的逼近,壓得人喘不過氣。”王連生說,我們(men) 反複試驗,終於(yu) 攻克技術難題。

  在項目中,低老化晶體(ti) 諧振器研製是難啃的骨頭,其對水晶片切割工藝要求極高,1微米的偏差都將影響其性能。李坡帶領團隊,對切割角度、工藝條件等反複改進,最終切割出符合要求的高精度水晶片,為(wei) 成功研製低老化晶體(ti) 諧振器創造條件。

  創新驅動引領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團隊堅持自主創新,敢於(yu) 啃硬骨頭,研發的寬溫高精度超低相噪溫補晶體(ti) 振蕩器產(chan) 品,具有工作溫度範圍寬、相噪低和體(ti) 積小巧等特點。”高誌祥說。

  數字化轉型顯成效

  在南京經開區新港大道南側(ce) ,熊貓晶體(ti) 公司正在建設一座麵積1.3萬(wan) 平方米的石英晶體(ti) 頻率元器件智能工廠。除了智能工廠,智能印製測試車間也已經建設完成。

  記者在智能印製測試車間看到,1000多平方米空間裏擺放著36台設備。工人拿起掃碼槍,瞄準工單二維碼,所有生產(chan) 參數實現“一秒入庫”。信息中心經理楊軼介紹,這個(ge) 車間主要測試產(chan) 品是否合格,測試後設備將自動在合格產(chan) 品上印製特定的文字或圖案。去年,企業(ye) 對智能印製測試車間進行升級,係統對每批次產(chan) 品進行標識,實現售後產(chan) 品可追溯。

  據介紹,公司自2003年開始探索智能化轉型,經過十幾年發展,在采購、生產(chan) 、銷售、運營、管理等環節建立起自主研發的智慧係統,實現了全生產(chan) 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每收到一筆新訂單,係統中的高級排程模塊就會(hui) 根據訂單來設定生產(chan) 需求,按照材料、設備和人員等因素,製定詳細的加工計劃,最後將加工指令分發至車間。”高誌祥說,受益於(yu) 智能化改造,公司銷售收入增長30%、生產(chan) 效率提升11%。

  智能化改造也有助於(yu) 提高良品率、降低誤差率。有的晶體(ti) 體(ti) 積很小,生產(chan) 過程中稍有差錯,對成品的質量影響很大。使用智能化係統以來,公司產(chan) 品不良品率較從(cong) 前降低了3%,產(chan) 品單位能耗降低31%。

  當前,5G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帶動基礎頻率元器件需求穩步增長。“熊貓晶體(ti) 已實現年產(chan) 振蕩器1億(yi) 顆、諧振器4億(yi) 顆,今年上半年營業(ye) 收入超過1.7億(yi) 元。”高誌祥說,未來公司將加大新產(chan) 品開發力度,加快光刻工藝平台建設,突破小尺寸、高基頻晶片的研發難點,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推動石英晶體(ti) 元器件技術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蔣 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