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瞄準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 積極穩妥發展交叉學科

發布時間:2022-09-15 09: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鍾秉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2022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第37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2022年)》和《急需學科專(zhuan) 業(ye) 引導發展清單(2022年)》(以下分別簡稱“新版目錄”和“急需清單”),以及相應的管理辦法,標誌著曆時一年有餘(yu) 的新一輪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修訂工作終於(yu) 落下帷幕。

  新版目錄和急需清單是高等學校研究生招生錄取和培養(yang) 、學位授予和就業(ye) 指導的重要依據,是高等學校構建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調整內(nei) 部學術治理結構的重要指南。本輪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修訂工作的一大亮點是完善了交叉學科門類,並增設了相關(guan) 一級學科。

  隨著科學技術和產(chan) 業(ye) 革命融合的不斷加速,單一學科的知識、方法等已不足以破解重大科學難題。“學科交叉”是學術思想交融、係統辯證思維和研究範式變革的體(ti) 現,已經成為(wei) 科學發展的重要時代特征,多學科交叉與(yu) 多技術融合成為(wei) 常態,交叉學科研究日益成為(wei) 解決(jue) 人類發展重大難題不可或缺的研究範式。學科交叉點往往就是新學科的生長點,有可能產(chan) 生重大的科學突破,因而有利於(yu) 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重大複雜科學問題、社會(hui) 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並不斷催生新學科前沿、新科技領域和新產(chan) 業(ye) 形態。

  新版目錄和急需清單及其管理辦法的正式頒布,給高等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和內(nei) 部學術治理體(ti) 係構建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高等學校要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紮實推進學校的內(nei) 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一是調整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完善學科建設規劃。學科是係統性的知識體(ti) 係,從(cong) 本質上而言,學科建設是知識傳(chuan) 承、保護和創造的過程,是知識體(ti) 係構建、維護和更新的過程。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及技術研發是學校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體(ti) 現,是學校辦學實力及學術聲譽的重要載體(ti) 。要結合學校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yang) 目標定位,厘清“學科交叉”與(yu) “交叉學科”之間的邏輯關(guan) 係。進一步凝練學科和科研方向,優(you) 化學科專(zhuan) 業(ye) 結構,匯聚學科隊伍,搭建學科平台和基地,創新學科建設和科研成果轉化機製,並將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的思路和舉(ju) 措固化到學科建設規劃之中,不斷提高知識貢獻度和社會(hui) 服務能力。

  二是加強學科專(zhuan) 業(ye) 一體(ti) 化建設。專(zhuan) 業(ye) 是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平台,本質上是包括實踐性課程在內(nei) 的廣義(yi) 的課程組合。研究生課程體(ti) 係和知識結構的構建、自主學習(xi) 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ang) 、創新創業(ye) 精神和綜合素質的養(yang) 成,都需要以知識作為(wei) 基礎,以知識體(ti) 係作為(wei) 支撐。因此,一方麵,高校要結合人才培養(yang) 工作完善學科發展規劃和專(zhuan) 業(ye) 改革建設規劃,通過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ti) 素質和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水平;重視將學科和科研資源有效地轉化為(wei) 優(you) 質教學資源,即將研究成果轉化為(wei) 課程與(yu) 教材的新內(nei) 容、開出新的教學實驗、提供研究生論文選題、支撐一流專(zhuan) 業(ye) 和特色專(zhuan) 業(ye) 建設等,為(wei) 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奠定基礎。另一方麵,專(zhuan) 業(ye) 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學科建設提供優(you) 質的人力資源支撐和學科專(zhuan) 業(ye) 分化與(yu) 融合的可能性,是學科建設的重要方麵。研究生結合學位論文研究參與(yu) 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項目,既是培養(yang) 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也為(wei) 學校的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提供了生力軍(jun) 。

  三是優(you) 化內(nei) 部學術治理結構,提高教育治理能力。院係所(學部)是高等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的組織支撐,要認真研究新版目錄和急需清單頒布後對高等學校內(nei) 部學術治理結構帶來的挑戰,調整和優(you) 化院係(學部)及研究院所設置,提高學術治理和教學管理效能。尤其是對於(yu) 新設置的交叉學科專(zhuan) 業(ye) ,要探索不同學科之間資源整合與(yu) 協同培養(yang) 的有效機製,搭建交叉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平台,提高交叉學科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yang) 質量與(yu) 效率。

  四是深化研究生培養(yang) 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養(yang) 質量。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yang) 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使命,要抓住新版目錄和急需清單頒布的機遇,進一步明晰研究生培養(yang) 目標與(yu) 規格,構建交叉學科人才培養(yang) 的課程體(ti) 係,優(you) 化教學內(nei) 容,加強能力素質培養(yang) ;完善學位論文開題與(yu) 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研究與(yu) 撰寫(xie) 、學位論文審核與(yu) 答辯等環節的建設,保證研究生培養(yang) 與(yu) 學位授予質量。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