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夜間經濟持續火熱 市場空間巨大

發布時間:2022-09-16 09:4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夜遊”成為(wei) 一大亮點。不久前,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共123個(ge) 集聚區入選。目前,我國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已達243個(ge) 。

  記者了解到,多地多部門紛紛出台相關(guan) 政策舉(ju) 措,促進夜間經濟發展,一些企業(ye) 也在激活夜間消費上持續發力。

  夜間消費持續升溫

  主題樂(le) 園夜遊、乘船夜遊、城市夜遊觀光、夜場燈光秀……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夜遊”成為(wei) 一大亮點。

  看著黃沙與(yu) 明月融合的繪卷緩緩展開,一曲伎樂(le) 飛天的驚鴻之舞驚為(wei) 天人,廣州市民王女士一家三口欣賞著敦煌文化的曆史長卷。據廣東(dong) 省博物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夜間開放參與(yu) 觀眾(zhong) 已逾萬(wan) 人次,“博物館之夜”大大促進了文創消費。

  在北京,多次打卡環球影城的鄧女士感慨,如今這裏夜間人氣頗旺,晚上8時餐館都要排隊20分鍾。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123個(ge)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北京環球城市大道、北京歡樂(le) 穀、廣州市長隆旅遊度假區、湖南嶽陽樓、蘇州同裏古鎮等上榜。

  在上海,夜間休閑娛樂(le) 明顯升溫。美團數據顯示,8月以來,上海夜間休閑娛樂(le) 訂單環比增長42%。上海金橋、五角場、長壽路、康橋和人民廣場的訂單量排前五位。從(cong) 增速看,上海老碼頭、新樂(le) 坊和葉榭鎮是8月夜間娛樂(le) 消費增長最快的地方。

  途牛旅遊網出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夜遊經濟的帶動下,各大旅遊景區、主題樂(le) 園紛紛推出夜遊主題產(chan) 品及相關(guan) 節目,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往。

  在點亮城市夜生活的同時,夜間消費也增添了煙火氣。美團數據顯示,8月1日至8月28日,上海夜間堂食訂單環比增長50%,夜間外賣訂單環比增長20%。

  從(cong) 全國來看,8月1日至8月28日,全國夜間堂食訂單同比增長35%,夜間休閑娛樂(le) 訂單同比增長27%,均高於(yu) 白天訂單增幅。

  深度挖掘市場空間

  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xi) 慣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yu) 消費研究所研究員關(guan) 利欣表示,夜間已成為(wei) 我國居民消費的“黃金時段”。她分析說,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超過全天的一半。21時至22時,是淘寶成交最高峰,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的比例超過36%。21時至23時,是短視頻網站的訪問高峰。22時至第二天淩晨1時,餐飲外賣訂單量出現明顯增長。

  “夜間經濟在於(yu) 順應消費者即時需求,延長商戶經營時間,創造新的市場增量。”美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從(cong) 平台數據看,隨著夜間消費需求激增,餐廳、便利店等各類商戶均延長了營業(ye) 時間。

  夜遊經濟對旅遊消費的帶動作用同樣顯著。根據攜程數據,今年以來,下單夜遊類景區門票的消費者中,近5成也在該目的地訂購其他旅行產(chan) 品。

  記者了解到,多地紛紛出台相關(guan) 舉(ju) 措,鼓勵夜間餐飲、文化娛樂(le) 、旅遊等活動,激發夜間消費活力。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200多個(ge) 城市推出夜遊線路、夜間演藝和展演等夜間文旅振興(xing) 計劃。

  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結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發布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若幹措施,舉(ju) 辦夜間消費節等係列活動。

  據了解,北京重點打造10個(ge) “夜京城”特色消費地標,培育10個(ge) 市級“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等夜間特色地標及場景,更好地滿足高品質、多層次夜間消費需求。上海400多家夜間商場、8萬(wan) 多家夜間餐廳、4000多家夜間娛樂(le) 場所構成了城市“夜態”,3700多家24小時便利店、800多家星級酒店豐(feng) 富了夜間經濟生態,2022“上海夜生活節”火熱異常。

  此外,寧夏舉(ju) 辦2022“夜寧夏潮生活”主題促消費活動,打造“夜遊、夜娛、夜購、夜食、夜健、夜讀、夜宿、夜展”八大場景。鄭州第三屆“醉美·夜鄭州”消費季活動期間,出台一係列促消費、穩增長政策措施,總計投入超過4億(yi) 元,直接帶動消費約150億(yi) 元。

  持續優(you) 化消費環境

  在專(zhuan) 家看來,促進夜間經濟健康發展,需要創新消費供給、優(you) 化消費環境、規範消費行為(wei) ,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間經濟生態。

  首先,拓展多元消費場景。關(guan) 利欣建議,順應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的多樣化消費需求,結合夜間經濟所涵蓋的假日休閑、夜間娛樂(le) 等多種場景,優(you) 化特色美食、購物娛樂(le) 、戶外運動、旅遊民宿等消費體(ti) 驗。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夜間體(ti) 驗消費項目,豐(feng) 富夜間經濟業(ye) 態模式,滿足人們(men) 個(ge) 性化、多層次、品質化的夜間消費需求。

  其次,打造夜間經濟品牌。關(guan) 利欣表示,應推動會(hui) 、商、旅、文、體(ti) 融合發展,打造夜間會(hui) 展、賽事、演出等活動品牌。突出城市自然資源、人文特色、曆史文化等優(you) 勢,差異化打造夜間經濟城市IP。結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步行街改造提升等舉(ju) 措,完善消費載體(ti) 空間布局,打造夜間消費集聚區,引導夜間消費潮流。

  文化和旅遊部產(chan) 業(ye) 發展司司長繆沐陽表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推動集聚區建設上規模上效益,對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複蘇及產(chan) 業(ye) 恢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wei) 提升城市活力、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的新引擎。要積極引導各地在做好常態化防控前提下,加強營銷推廣和品牌建設,持續推動集聚區提質升級,使集聚區成為(wei) 居民夜間消費的首選。

  再次,完善城市管理與(yu) 服務。“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改善城市夜間交通、照明等係統,創新城市管理、環境衛生、社會(hui) 治安、交通管理等社會(hui) 管理方式,明確夜間固定及臨(lin) 時經營的時間、地點、經營範圍等規則,延長博物館、圖書(shu) 館、音樂(le) 廳等開放時間,形成政府推動、市區聯動、部門互動、多方參與(yu) 的夜間經濟公共服務格局。”關(guan) 利欣說。(記者 班娟娟 王文博 丁樂(le)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