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葵花向陽開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記者劉曉波 肖源 金建軍(jun)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地處河套平原腹地的內(nei) 蒙古五原縣,是我國葵花種植規模最大縣和產(chan) 業(ye) 基地。眼下,這裏的100多萬(wan) 畝(mu) 葵花已進入成熟期。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豐(feng) 收季》,本期推出:《葵花向陽開》。
時令眼看著就是秋分了。內(nei) 蒙古五原縣三黃寶村,樹梢上還頂著月亮,太陽迫不及待地探出了頭。葵農(nong) 王來柱和妻子帶了些吃喝,各自忙活。
五原土地多鹽堿,對土質要求高的糧食作物,收成不佳。唯獨葵花,偏愛五原。全縣麵積隻有2500多平方公裏,葵花的年播種麵積卻占了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從(cong) 1983年起,王來柱就種上葵花了。
葵花的收獲時間較長。割盤插盤、就地晾曬,脫粒篩選之後,才能成為(wei) 一粒粒葵花籽。這個(ge) 過程,短則二十天,長則一個(ge) 月。王來柱和同村的藺紀馬等三家鄉(xiang) 親(qin) 搭夥(huo) ,互相幫襯。
老藺家的葵花地在三裏開外。王來柱開著自家的拖拉機,幫老藺家把葵盤拉到晾曬場裏。
20畝(mu) 葵花,5個(ge) 小時,8車葵盤卸在晾曬場裏。王來柱張羅著聯係脫粒機,下午就脫粒。
王來柱:這是脫粒機,從(cong) 這個(ge) 皮上打下來。
記者:這個(ge) 皮還能用來幹啥?
藺紀馬:喂羊喂牛,都行。去年光粉碎的這個(ge) 葵盤,我就賣了9000多塊錢。
王來柱家有一片葵花可以收割了。幾家人又轉場幫忙。王來柱在網上查了下葵花籽的價(jia) 格,最低報價(jia) 六塊五,高的能到七塊錢。
王來柱:貨主可多了,從(cong) 四麵八方來的,東(dong) 北的、南方的,可多了。
這些年,靠著葵花,王來柱買(mai) 了兩(liang) 輛轎車,在縣城買(mai) 了房。各式各樣的農(nong) 機農(nong) 具基本齊全。如果非要說差點兒(er) 啥,那就是一輛大型的葵花收割機。
王來柱:我明年準備買(mai) 個(ge) 好的,十萬(wan) 塊錢的。機器開到地裏,拉回來就是純籽。
當年祖輩從(cong) 陝北的府穀來到河套的五原,謀個(ge) 活路。如今,王來柱們(men) 一年十多萬(wan) 的收成,光景富足。
王來柱:最少得種到80畝(mu) ,緊跟時代的步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