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水生態狀況持續向好 “桃花水母”頻現京城水域
近日,懷柔水庫再現桃花水母的消息引發關(guan) 注。記者從(cong) 市水務局了解到,今年8月以來,本市還在亦莊調節池、黃鬆峪水庫發現了桃花水母的身影。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頻頻現身北京水域,標誌著北京水質改善和水生態健康狀況持續向好。
硬幣大小、通身透明、宛如小傘(san) 般在水中一張一縮地遊動……這就是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一種淡水水母,最早誕生於(yu) 約5.5億(yi) 年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其對所生存水體(ti) 的水環境和水質狀況要求極高,而且由於(yu) 體(ti) 型較小,一般出現時間也比較短,難於(yu) 被發現和觀測。
今年8月上旬,亦莊調節池發現桃花水母,據推測是經南水北調輸水而來。近日發現桃花水母的黃鬆峪水庫和懷柔水庫均為(wei) 本地水域,“可以初步判斷這兩(liang) 次發現的都是北京本地的桃花水母。”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副主任黃振芳表示。目前,水務部門已經對發現的桃花水母進行了活體(ti) 標本采集,後續將會(hui) 進行DNA檢測,鑒別具體(ti) 種屬。
黃振芳介紹,北京本地水域其實本身就具備桃花水母繁殖和生長的條件。早在2003年,懷柔水庫就發現過桃花水母的蹤跡。作為(wei) 北京市的重要飲用水源地,懷柔水庫通過全封閉管理有效減少了水環境汙染和違法涉水行為(wei) 的發生。黃鬆峪水庫位於(yu) 平穀區東(dong) 北部,是一座以防洪、調蓄及灌溉功能為(wei) 主的中型水庫。近年來,平穀水務部門加大黃鬆峪水庫及上遊流域水生態修複保護力度,增殖放流、水保造林、水麵保潔,持續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實現清水下山、淨水入庫,水庫水質得以改善,為(wei) 桃花水母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桃花水母的出現證明了北京水質和水生態狀況的改善。”黃振芳介紹。研究資料顯示,桃花水母生長的水體(ti) ,需要同時具備四個(ge) 條件:水質非常潔淨、水體(ti) 健康、水流相對靜止、水溫適宜。“所謂‘流水不腐’,流動的水通常水質更好,而長期靜止的水可能容易出現水質變差的情況。相對靜止的水還能保持高度潔淨,這其實也側(ce) 麵證明了水質的改善。”黃振芳解釋道。此外,水體(ti) 健康的生存條件,則要求水中的浮遊動物可以為(wei) 水母提供足夠的食物。
北京市水務局水質水生態監測中心的監測結果表明,隨著水生態健康情況改善和監測工作範圍的增加,浮遊植物物種數由2020年的293種增長到2021年的447種,浮遊動物由294種增長為(wei) 304種;底棲動物由149種增長為(wei) 230種,水生植物物種數由58種增長為(wei) 81種;魚類累計調查到61種,恢複到曆史最好水平(85種)的72%。(記者 王天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