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布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三個方麵有了新變化
日前,工信部發布了第四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計培育“小巨人”企業(ye) 8997家,帶動各地培育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近5萬(wan) 家。
這一批新進入“小巨人”行列的企業(ye) 有什麽(me) 特點,和以往三批相比反映了我國工業(ye) 經濟發展的哪些變化?
從(cong) 數量上看,第四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共4328家,相當於(yu) 前三批小巨人企業(ye) 數量的總和。
從(cong) 成立年限看,成立十年及以上的企業(ye) 超過70%。與(yu) 前三批相比,年限在20歲以上的企業(ye) 明顯增多,企業(ye) 的“專(zhuan) 精”度更高。
從(cong) 產(chan) 業(ye) 分布看,約有六成企業(ye) 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領域,行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賽迪顧問首席谘詢專(zhuan) 家 王高翔:國家和各地也是出台了一係列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培育政策,有效激發了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化、特色化發展的活力。隨著我國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也為(wei) 中小企業(ye) ,特別是掌握了獨門絕技的中小企業(ye) 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土壤。
從(cong) 企業(ye) 成立年限看變化:專(zhuan) 精度顯著提高
第四批“小巨人”企業(ye) 成立年限在10年至20年之間的占到50%,在20年以上的占到了20%以上,與(yu) 以往相比,20年以上的企業(ye) 明顯增多,反映了我國中小企業(ye) 在“專(zhuan) 精度”上不斷增強。接下來去看一個(ge) 瓶蓋的故事。
眼前這些顏色各異、大小不同的碳酸飲料塑料瓶蓋,看上去再平常不過。但是製作瓶蓋需要的材料——高性能聚丙烯,以往卻隻有國外廠家能夠提供。
寧波福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陳奇力:這個(ge) 蓋容易斷環裂蓋,剛性不好就容易鼓蓋。
陳奇力告訴記者,他們(men) 的團隊在這一領域深耕了二十年,企業(ye) 從(cong) 成立之初就下決(jue) 心始終專(zhuan) 注在這一細分領域。而要使做出的瓶蓋既有剛性又有韌性,既密封又爽滑,性能必須達到高度平衡。
寧波福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 杜良坤:一個(ge) 性能拿出來,給很多廠家可能都很容易去解決(jue) 。但是綜合性能放在一起,就比較難了。
為(wei) 此,這家企業(ye) 和國內(nei) 兩(liang) 家頂尖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合作,先後采用10多種微量元素反複進行試驗,每一種微量元素的添加量,都需要達到0.01毫克的精度。經過兩(liang) 年多的攻關(guan) ,這一關(guan) 鍵材料終於(yu) 研發成功。如今企業(ye) 仍在加大產(chan) 品創新,在汽車、航空等更多領域研發國內(nei) 市場急需的新材料。
從(cong) 產(chan) 業(ye) 拚圖看變化:高新企業(ye) 數量增長最快
從(cong) 產(chan) 業(ye) 拚圖上看,第四批“小巨人”企業(ye) 中約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領域,比前三批行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尤其是細分在集成電路、衛星應用類的企業(ye) 數量增長最快,漲幅超過一倍。
在湖南長沙,這家做電子材料的企業(ye) 誕生於(yu) 當地一所高校的實驗室。經過22年的成長,企業(ye) 已成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電子封裝材料供應商。這種高性能電子封裝材料廣泛運用於(yu) 微波器件、激光器功率外殼、通信等領域。
長沙升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薑國聖:有時候我們(men) 為(wei) 了做實驗趕進度,大年三十人家都在過年放鞭炮,我們(men) 還在實驗室。
雖然第一代產(chan) 品研發出來,但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市場現有的燒結爐具,切割、研磨的機床都達不到標準。薑國聖就帶隊一家家設備供應商去談,一批批技術人員去盯,最後供應商答應為(wei) 他們(men) 量身定製燒結爐具和機床,產(chan) 品的質量逐年攀升,企業(ye) 在國際舞台上也有了競爭(zheng) 力。
長沙升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薑國聖:我們(men) 價(jia) 格隻有人家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以前是我們(men) 要進口,現在我們(men) 變成是出口。
目前,企業(ye) 的產(chan) 品有一半用於(yu) 國內(nei) 航空航天等領域,2021年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超過30%。
從(cong) 創新看變化:硬實力明顯提升
創新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靈魂。截至今年上半年,第四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授權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為(wei) 6.32萬(wan) 件,占企業(ye) 授權專(zhuan) 利總量的14.9%,比前三批提升了近2個(ge) 百分點。
此外,企業(ye) 在國家標準參與(yu) 程度等方麵都明顯提升。可以說,這批“小巨人”在創新硬實力上顯著增強。
湖北武漢江岸區的這家企業(ye) ,專(zhuan) 門提供水利水電工程病害物理診斷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打個(ge) 比方來說就像是給大壩做體(ti) 檢的影像科醫生。
長江物探公司總經理 張建清:我們(men) 通過數學和物理的方法,來了解地層下麵的結構以及人工建築物內(nei) 部的埋設物。
就在不久前,這家企業(ye) 研發出的堤壩滲漏三維探測儀(yi) 成功完成了生產(chan) 驗證。
長江物探公司科創中心負責人 曾靖:這項技術之前是被國外壟斷,對我們(men) 是隻提供服務,不售賣裝備。
為(wei) 了突破國外的技術壟斷,2019年,長江物探組建自己的科研隊伍進行技術攻關(guan) 。僅(jin) 僅(jin) 是信號采集這一技術難點,團隊就用了兩(liang) 年時間、經過幾百次模擬測試。最終研發出的探測儀(yi) 突破了原有進口設備隻能探測單一方向水體(ti) 滲漏的不足,可以精準識別壩體(ti) 內(nei) 各個(ge) 方向的水體(ti) 滲漏。
各地出台培育支持政策 激活創新發展動力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九千多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企業(ye) 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培育。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的培育支持政策達數百項,激活了中小企業(ye) 發展活力和專(zhuan) 業(ye) 化創新能力。
接下來,通過一個(ge) 縣城的樣本,了解在“小巨人”企業(ye) 快速增長的背後,政府是如何激發、培育的。
這兩(liang) 天,浙江長興(xing) 縣的政府工作人員正在為(wei) 新入選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做回訪。在得知有一家企業(ye) 需要資金支持時,銀行工作人員製定了相應的融資方案。而銀行敢於(yu) 提供資金的背後,是對企業(ye) 技術實力的看重。有了資金,企業(ye) 的發展也是一年一個(ge) 台階。多款產(chan) 品填補了國內(nei) 市場空白,邁上“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之路。
今年,長興(xing) 縣組建了涵蓋60家企業(ye) 的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庫和100家企業(ye) 的省級潛力庫,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成立綜合服務平台對這些企業(ye) 進行梯度培育。
這家生產(chan) 石化領域自動化控製閥門及控製係統的企業(ye) ,曾經在行業(ye) 內(nei) 率先開展生產(chan) 線智能化改造,但探索之初遇到了不少麻煩。
因為(wei) 國內(nei) 石化行業(ye) 控製閥門這一細分領域的智能化改造仍處於(yu) 起步階段,缺少專(zhuan) 業(ye) 化的運行團隊,企業(ye) 向服務平台發起了求助。
近年來,浙江長興(xing) 縣把企業(ye) 生產(chan) 方式、數字化程度、人才培育等情況進行匯總,根據企業(ye) 弱項進行一企一策培訓,自去年以來共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缺工、融資、土地、環保等各類問題159個(ge) 。今年,長興(xing) 縣入選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達到16家,是前三年總和的三倍多,尤其是製造業(ye) 企業(ye) 的數量實現了快速增長。
(總台央視記者 朱虹 劉軒 唐誌堅 倪晶依 李煒 劉東(dong) 立 湖南台 韓勇 寧波台 羅偉(wei) 勇 徐國斌 張金科 長興(xing) 台 計楠 宋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