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學生爭遛流浪狗:人與動物如何和諧相處

發布時間:2022-09-22 09:3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八點之後遛狗,來的打1。”在華東(dong) 師範大學,小動物保護協會(hui) 組織同學每日夜間遛狗,由於(yu) 活動過於(yu) 火爆,遛狗名額一放出來就一搶而空,同學們(men) 笑稱“狗不夠用了”。據澎湃新聞報道,參與(yu) 小動物保護的學生要帶著狗做絕育,進行狗舍清潔打掃,定期還要帶狗出去洗澡、剃毛。在華東(dong) 師大中北校區,還有200多隻流浪貓得到喂養(yang) 、救助、絕育和領養(yang) 。

  隨著居民飼養(yang) 寵物規模的增大,城市裏的流浪貓狗問題日益突出。其中,校園因為(wei) 綠地覆蓋麵積大,動物生存條件較友好,來自人類的包容與(yu) 嗬護更多,成為(wei) 流浪貓狗的集中區。這些流浪貓狗或許裝點了校園的環境,讓師生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調劑,甚至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卻也給校園安全、環境衛生造成隱患。

  學校師生與(yu) 流浪貓狗如何和諧“共存”,成為(wei) 考驗流浪貓狗治理的重要問題。一方麵,高校師生整體(ti) 素質較高,對動物保護有較高的認同,這無疑更加契合現代文明;另一方麵,如果師生對流浪動物停留於(yu) “愛”,卻忽視流浪貓狗無序增長產(chan) 生的各類問題,最終可能讓校園環境不堪重負,對流浪動物的長久保護產(chan) 生負麵影響。

  類似華東(dong) 師範大學小動物保護協會(hui) 的做法,就國內(nei) 而言仍屬稀缺。不管是校園,還是公園、社區,凡是在城市內(nei) 有利於(yu) 流浪動物生存的環境中,更多地呈現一種兩(liang) 極分化的狀態:有的環境對流浪動物放任自流,或許有個(ge) 別喜歡小動物的人自發進行喂養(yang) ;有的環境則堅決(jue) 不允許流浪動物存在,對流浪動物實施捕殺,這不僅(jin) 有悖於(yu) 動物保護的文明理念,事實上也常常徒勞無功——流浪動物的繁殖能力與(yu) 躲避人類捕殺的能力常常超出想象。

  最近,筆者因為(wei) 工作原因在一所學校居住了一段時間,在占地麵積不大的校園裏,我驚訝地發現生活了數十隻流浪貓。有熟悉情況者介紹說,一開始校園裏沒有那麽(me) 多流浪貓,正是因為(wei) 環境過於(yu) 友好,再加上有愛貓人士每日定期喂養(yang) ,才讓貓的數量迅速增長。

  一方麵是校園裏人與(yu) 貓和諧相處的畫麵,另一方麵卻是隱約的擔憂:如果貓繼續不受控製地繁衍,尤其當人與(yu) 貓、校園管理與(yu) 貓的生存構成難以緩和的矛盾時,怎麽(me) 辦?

  因此,保護流浪貓狗,不僅(jin) 要“愛”,更要妥善管理。喜歡動物的人在奉獻愛心的同時,更要拿出科學的行動,參與(yu) 流浪貓狗的管理。比如,與(yu) 社區合作,籌集資金、召集誌願者、定期組織活動,為(wei) 流浪貓狗實施絕育,幫助適合領養(yang) 的流浪貓狗找到新家,推廣“領養(yang) 代替購買(mai) ”的理念。如此,城市流浪動物問題才能得到控製,人與(yu) 動物的相處也將更加和諧。

  南木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9月21日 07 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