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充29.9元得100元話費?多個App存在消費陷阱

發布時間:2022-09-23 10:04: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充29.9元得100元話費?多個(ge) App存在消費陷阱

  律師:互聯網廣告主應對廣告內(nei) 容真實性負責

  日前,多名消費者投訴稱,在多個(ge) App內(nei) 看到“29.9元充值100元話費”廣告,但隨後充值時遇到問題。在消費後,消費者的29.9元石沉大海,或是僅(jin) 僅(jin) 收到門檻極高的優(you) 惠券,比如充值2000元話費才能享受優(you) 惠,或是充值20個(ge) 月才能用完這些優(you) 惠券。律師表示,這類廣告屬於(yu) 虛假廣告,商家應當受到處罰。此外,互聯網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nei) 容的真實性負責。

  充值話費騙局在多個(ge) 知名App出現

  網友李先生表示,自己在支付寶支付停車費後,跳出“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出於(yu) 對平台的信任,他點擊了這條鏈接,並輸入自己的手機號。

  “點擊立即充值後,我並沒有收到話費到賬信息,而是收到了充值話費需下載App的短信息。”李先生說,按照短信提示,他下載了一款名為(wei) “小象省錢”的App,注冊(ce) 登錄後,他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在小象省錢App裏,我發現給的是充值話費券,如果我充值50元,隻能享受2.5元優(you) 惠,充值100元能享受5元優(you) 惠,以此類推,需要充值2000元話費才能完全享受29.9元充值的100元優(you) 惠。”李先生說。他表示,在此期間,並沒有任何提示說,29.9元充值是給100元的話費券。自己隨後在App內(nei) 想申請退款,並未找到退款途徑。

  對此,支付寶方麵回應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支付寶平台通過日常巡檢和接到用戶反饋後的定點檢查,持續開展針對惡意營銷行為(wei) 的專(zhuan) 項治理。對於(yu) 虛假營銷、誇大宣傳(chuan) 等行為(wei) ,平台依據市場監管總局《規範促銷行為(wei) 暫行規定》,以及《小程序違規處理規則》《生活號違規處理規則》《惡意營銷處罰細則》等平台規則,做出相應治理和處罰。自2022年1月以來,累計處理惡意營銷推廣鏈接2060條,處罰違規營銷商家400多個(ge) 。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北青報記者整理發現,多個(ge) 平台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在百度極速版、新浪微博、芒果TV、喜馬拉雅等平台,同樣可以看到類似的彈窗,點擊即可進入充值界麵。在一名消費者提供的截圖中可以看到,在選擇支付的界麵上,100元“會(hui) 員價(jia) ”29.9元的字樣十分醒目。在頁麵最底部的小框中采用灰色字樣標明“100元話費優(you) 惠券包:20張5元券”。頁底的灰色小字還標明,需要下載“神奇特權”App領取優(you) 惠券。

  此外,後續指向的充值平台也各不相同。據北青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神奇特權”之外,還有“惠惠指南”“躍程話費充值”“購物貓貓”“省益省”“來就省”“喵優(you) 惠”“彩虹盒”等數十個(ge) 平台均遭到投訴。

  目前,在網上有大量投訴話費充值陷阱的網友,一些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要求並收到對方退款,但更多的人反饋,這29.9元“打水漂”了。

  律師表示平台同樣有責任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認為(wei) ,商家以“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內(nei) 容吸引消費者,實際上不僅(jin) 要下載和注冊(ce) App,而且需要充值很高的金額才能享受到相關(guan) 優(you) 惠,這種廣告明顯涉嫌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nei) 容欺騙、誤導消費者,涉嫌違反《廣告法》的有關(guan) 規定,應該依法受到相應的處罰。“在這個(ge) 案例當中,小象省錢App相當於(yu) 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nei) 容的真實性負責,也應當對消費者權益受損問題負責。支付寶平台相當於(yu) 廣告發布者,應該知道‘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有虛假或誤導的成分,仍然為(wei) 廣告主發布此類廣告,應當與(yu) 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針對這種騙局,北京雲(yun) 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29.9元得100元話費的內(nei) 容與(yu) 實際不符,甚至涉嫌欺詐消費者。推出這種活動的商家需要對此負責,需要按照承諾向消費者履行相應合同義(yi) 務,構成欺詐的需要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

  技術方麵需提升巡檢措施

  為(wei) 何這類廣告會(hui) 大量出現?有知情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對於(yu) 平台來說,這種廣告治理的難點在於(yu) ,他們(men) 投放均不是傳(chuan) 統的廣告位,而是在App旁邊廣告插欄、支付結果頁、跳轉出的頁麵等插件上,而非直接在平台上。“這些地盤有時候是第三方的廣告位,有時是劫持係統後跳出的垃圾廣告,這個(ge) 管理起來有一定難度,平台隻能不停巡檢或者投訴量比較大定向處理。”這也提示了,對於(yu) 虛假廣告的治理,平台應提升相應技術處理措施。

  文/實習(xi) 記者 莊黛熒 本報記者/溫婧

  統籌/池海波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