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稻田趣味運動會裏話豐收

發布時間:2022-09-23 10:0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長沙9月22日電(記者李琳海、周勉)兩(liang) 年前,汪洋結束了十餘(yu) 年的北漂生活,來到家鄉(xiang) 潛心搞起蝦稻米種植,用他的話說,成了一名“職業(ye) 農(nong) 民”。在父輩們(men) 耕種的土地上,他勤耕不輟,播種下兒(er) 時的記憶。金秋時節,豐(feng) 收的喜悅和快樂(le) 在稻田間漫溢流淌。

  40歲的汪洋老家在湖南省益陽市南縣,該縣有“中國蝦稻米之鄉(xiang) ”的美譽。“農(nong) 民稻田趣味運動會(hui) ”21日在南縣麻河口鎮舉(ju) 行,環田跑步、收獲水稻、稻田捉鴨……當地民眾(zhong) 用這樣的方式迎接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到來。

  “村北村南脫穀聲,收來新粒幾倉(cang) 盈。”一聲令下,汪洋熟練地拿起鐮刀,割下一捆稻穀。在組員們(men) 的配合下,他迅速抱起稻穗,在簡易的稻桶簷邊用力地拍打,稻穀在力的作用下落入桶內(nei) 。隊員們(men) 配合精準,動作行雲(yun) 流水。

  汪洋從(cong) 小就跟著父母種植水稻,稻米豐(feng) 收前,他需要每天到田間進行肥料和水利管理。“到了農(nong) 田就是找問題,問題解決(jue) 了產(chan) 量自然提高了。”

  從(cong) 碧綠到金黃,春來夏往,秋收冬藏,“籽-秧-稻-穀-米”的循環演繹他都銘記於(yu) 心。

  “小時候父母在田間辛勞耕作,勞作一天晚上都直不起腰來,現在我們(men) 下地幹活更多的是一種兒(er) 時的回憶,這樣有趣又能體(ti) 現團隊合作的趣味運動會(hui) 讓我們(men) 對鄉(xiang) 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們(men) 對腳下的土地有了更多敬畏。”汪洋的隊員、在南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工作的李穎說。

  李穎介紹,隨著種子改良和種植技術手段不斷改善,當地蝦稻米畝(mu) 產(chan) 明顯增長,機械收割也大大減輕了農(nong) 民田間工作量。有了更多自由時間的村民,在水稻地旁健身甚至搞起網絡直播推介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正在變為(wei) 現實。

  隨著一場久違的秋雨,50名隊員參與(yu) 的環田跑步引來不少圍觀者,按照賽事,參賽者需繞著稻田完成2.5公裏的賽程。52歲的易愛輝是麻河口鎮東(dong) 勝村的村民,平日農(nong) 閑時節,除了跳健身舞和打乒乓球,伴著村裏遠處的狗吠聲和鳥鳴聲,她也喜歡在村裏慢跑。

  “繞著田間慢跑讓我們(men) 心情很舒暢,隻有身體(ti) 好了,我們(men) 才有更多時光享受田園生活。”易愛輝說。

  當日“引爆全場”的應屬稻田捉鴨。隨著一聲令下,參賽者從(cong) 起點徑直撲向場地中間的一群鴨子,看到人群,受了驚的鴨子撲騰著四處亂(luan) 飛,為(wei) 了快速“達到戰績”,參賽者在有些濕滑的地上追著鴨子滿場跑。“人仰鴨翻”的場景逗得觀眾(zhong) 直跺腳,歡快的笑聲在稻田間回蕩。

  “人歡暢,糧滿倉(cang)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上,我相信會(hui) 有更多年輕人回到田野,感受鄉(xiang) 村巨變。”汪洋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