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輪車讓他們更陽光
新華社蘭(lan) 州9月22日電(記者郭剛、張文靜、程楠、王植櫻)在甘肅省蘭(lan) 州市伏龍坪小學的大課間活動時段,獨輪車上的“追風少年”正排成長隊,張開雙臂,在操場上快樂(le) 騎行。車輪滾滾、笑聲四溢,操場上充滿了朝氣蓬勃的氣息。
伏龍坪小學現有340多名學生,超過六成為(wei) 農(nong) 民工隨遷子女。2018年,王祥來到伏龍坪小學擔任校長。初到學校,他發現,不少學生內(nei) 向、不自信,甚至不敢主動跟人打招呼。
反複權衡之下,王祥嚐試從(cong) 鍛煉學生體(ti) 育技能開始改變。他著手引進獨輪車運動作為(wei) 校園體(ti) 育項目,為(wei) 全校每個(ge) 孩子配備獨輪車,讓他們(men) 既能享受騎行帶來的快樂(le) ,又能增強體(ti) 質和自信心。
獨輪車運動是一項平衡技巧性項目,有助於(yu) 增強靈活性和機敏性,提高身體(ti) 柔韌性,協調綜合平衡能力。近些年,獨輪車運動憑借其技巧性、刺激性和藝術性展現出獨特魅力,吸引了許多愛好者。
教會(hui) 孩子們(men) 學會(hui) 騎行的重任落到了體(ti) 育老師董力身上。批量購買(mai) 獨輪車、在操場上安裝練習(xi) 輔助扶手、配備頭盔護具、分享各式教學視頻……王祥用實際行動堅定了董力的信心。他說:“如果學生們(men) 能在你的指導下學會(hui) 騎行,更能從(cong) 練習(xi) 中悟出堅持不懈的道理,提高自信心,那得多有成就感。”
利用課餘(yu) 時間,董力堅持練習(xi) 。憑借這股韌勁,不到兩(liang) 周,他便掌握了獨輪車的騎行。從(cong) 尷尬摔倒到帥氣騎行,學生們(men) 將董力學習(xi) 獨輪車騎行的過程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不久,獨輪車運動的“旋風”開始席卷校園。“從(cong) 哪裏跌倒了,就從(cong) 哪裏站起來”也成了學生們(men) 互相鼓勵的口頭禪。經過幾年發展,獨輪車運動已經成為(wei) 伏龍坪小學的特色體(ti) 育項目,實現了校園全覆蓋。
六年級學生常雨馨剛開始學習(xi) 獨輪車騎行時經常摔跤。在董力的耐心鼓勵下,她終於(yu) 克服了內(nei) 心的恐懼,在獨輪上騎行自如。“騎獨輪車太‘拉風’了,騎車時,那種自由自在的輕盈感覺很棒。”她說。
從(cong) 抗拒體(ti) 育到熱愛運動,從(cong) 性格靦腆到活潑開朗,獨輪車騎行讓常雨馨等學生不僅(jin) 感受到了運動的魅力,也磨煉了意誌。
不怕失敗,破浪前行。除了騎行獨輪車,伏龍坪小學的孩子們(men) 還掌握了許多其他技能,比如騎獨輪車跳繩、剪紙,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獨輪車+敦煌舞”“獨輪車+舞龍舞獅”。
2020年,伏龍坪小學師生自主編排獨輪車舞蹈《一夢敦煌》,將敦煌文化元素以騎獨輪車的動態方式展現在人們(men) 眼前。孩子們(men) 身著漂亮的古典服飾,在獨輪車上翩翩起舞,動作輕盈,舞姿曼妙,用藝術和體(ti) 育相結合的跨界視角來呈現敦煌獨特的曆史和人文魅力。
董力介紹,“獨輪車+敦煌舞”“獨輪車+舞龍舞獅”等項目需要團隊合作進行表演。訓練中,不同性格、年齡的學生們(men) 聚在一起,潛移默化地培養(yang) 了團隊合作的意識,加深了情感交流,感受到了自己的價(jia) 值,增強了集體(ti) 榮譽感。
“從(cong) 慢慢掌握獨輪車騎行,到能夠在獨輪車上舞龍舞獅,我感覺自己挑戰了高難度。我也不像以前那麽(me) 內(nei) 向了,敢於(yu) 和別人交流,也願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伏龍坪小學六年級學生趙其輝說,他已經掌握了走輪、單腳定車、拉手騎行等獨輪車運動技巧。
“豐(feng) 富多彩的體(ti) 育運動更能培養(yang) 出自信、快樂(le) 和內(nei) 心富足的孩子。”王祥說,學校用體(ti) 育和趣味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孩子們(men) 增強自信心,勇於(yu) 麵對困難。同時,體(ti) 育運動不僅(jin) 鍛煉了孩子們(men) 的身體(ti) ,也開闊了他們(men) 的眼界,為(wei) 他們(men) 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