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潛在經濟增速 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穩增長關(guan) 係到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既十分重要又相當艱巨。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黨(dang) 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jue) 策,出台了一係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並狠抓貫徹落實,我國經濟恢複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務之急是要把經濟恢複的勢頭和基礎鞏固好,把經濟增長回歸到潛在經濟增速的水平上來,切切實實地把穩增長各項工作做紮實做牢固,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增長圍繞潛在經濟增速波動是一種常態
潛在經濟增速是指生產(chan) 要素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優(you) 化組合所能實現的經濟增長速度。從(cong) 理論上講,經濟增長是按潛在經濟增速軌道運行的,由於(yu) 客觀現實的複雜多變,自然、社會(hui) 、經濟等多方麵因素影響都會(hui) 對主要經濟變量形成擾動或衝(chong) 擊,使得經濟增長低於(yu) 、高於(yu) 潛在經濟增速或恰好與(yu) 潛在經濟增速相適應,從(cong) 而引起經濟增速波動。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超過9%,其間經濟增長呈現出波動運行形態。這種波動運行形態,是由其內(nei) 在力量發揮作用的結果,這種內(nei) 在力量就是經濟增速始終向潛在經濟增速收斂。當經濟受到一些因素的刺激,增速就會(hui) 呈現出加快勢頭,一旦加快到這一內(nei) 在力量難以支撐時,就會(hui) 出現回落。當經濟受到一些因素的擾動或衝(chong) 擊,增速就會(hui) 呈現出放慢勢頭,一旦放慢到這一內(nei) 在力量大量積蓄時,增速就會(hui) 回升。
從(cong) 經濟增長運行的實際情況看,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識。一是因受自然、社會(hui) 、經濟等多方麵因素刺激、擾動或衝(chong) 擊,經濟增速出現波動是經濟增長中的一種正常現象。二是經濟波動始終圍繞著一個(ge) 軌道波動,決(jue) 定這一波動的是經濟增速向潛在經濟增速收斂的內(nei) 在力量。三是潛在經濟增速並非一成不變,它將隨著勞動力、資本等生產(chan) 要素供給水平和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變化而變化。具體(ti) 來看,就業(ye) 人員的持續增加、固定資產(chan) 投資的持續增長、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等,都會(hui) 提高潛在經濟增速,反之亦然。
穩增長需要穩住潛在經濟增速
經濟增長的運行形態,可理解為(wei) 由趨勢形態和波動形態所組合成的。潛在經濟增速一定意義(yi) 上決(jue) 定趨勢形態,自然、社會(hui) 、經濟等外在影響決(jue) 定波動形態,經濟增速的變化是由內(nei) 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cong) 外在因素作用的角度看,近年來國際環境日趨複雜嚴(yan) 峻,全球化發展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等對生產(chan) 、投資和消費形成了較大衝(chong) 擊,引起了經濟波動。與(yu) 此同時,一些內(nei) 在因素的變化也導致潛在經濟增速呈現放慢的趨勢。比如,勞動力供給有待改善,部分領域存在就業(ye) 供需錯配問題,就業(ye) 人員素質有待繼續提高,勞動力數量和結構的變化對穩定潛在經濟增速也產(chan) 生一定的負麵效應。又如,我國人均資本存量水平較低,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還有較大增長潛力,需更好發揮有效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再如,目前尚存在部分體(ti) 製機製障礙不利於(yu) 優(you) 化資源配置,一些通道和途徑不夠暢通,阻礙著生產(chan) 效率的提高,需進一步破除地方保護主義(yi) 、消除市場壁壘、深化戶籍製度改革等,促進全要素生產(chan) 率顯著提高。
潛在經濟增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經濟增長的趨勢,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到穩好潛在經濟增速對穩增長的重要作用,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采取有效措施穩住潛在經濟增速
當下,可以從(cong) 提升勞動力供給質量、提高資本存量質量、提升全要素生產(chan) 率等方麵入手,采取切實有效的可行措施穩住潛在經濟增速,為(wei) 實現穩增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是提升勞動力供給質量,完善以素質提高為(wei) 核心的人才培養(yang) 措施。人力資本投入對經濟增長具有積極貢獻。在某種程度上,通過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升人力資本,可以對衝(chong) 勞動力減少對潛在經濟增速的影響。多年來,我國一直重視人才培養(yang) ,取得了較為(wei) 突出的成績,為(wei) 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儲(chu) 備。要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還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作支撐,確保經濟增長回歸到潛在經濟增速的水平。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大力提升全社會(hui) 人力資本,加快構建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人才,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既要把人才培養(yang) 的著力點放在對基礎研究人才的支持培養(yang) 上,造就規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隊伍,又要壯大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yang) 大批卓越工程師,還要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ye) 的平台。特別是在實用型人才、科技轉化型人才培養(yang) 方麵要更多地引入市場機製,發揮好人才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關(guan) 鍵作用。
二是提高資本存量質量,完善以質量為(wei) 核心的投資措施。資本存量質量是穩住潛在經濟增速的重要因素。提高資本存量質量可以提供更多的生產(chan) 成果,要高度重視投資質量,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通過提高資本存量質量來彌補資本存量數量不足對潛在經濟增速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投融資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對促進投資增長、優(you) 化供給結構、激發經濟增長動能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們(men) 麵臨(lin) 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任務,需穩定投資增長、發揮有效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提高資本存量質量。一方麵,要全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適應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需求,拓寬長期資金籌措渠道,加大財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麵,要推動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模式規範發展、陽光運行,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市政設施投資運營。要充分挖掘國內(nei) 市場潛力,以改善民生為(wei) 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完善支持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的機製和政策,更加注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特別是要發揮好民間投資作用,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主動性,通過鼓勵競爭(zheng) 提高投資質量,適當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完善相關(guan) 激勵措施,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
三是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完善以科技進步為(wei) 核心的體(ti) 製機製。全要素生產(chan) 率本質上是一種配置效率,即生產(chan) 要素在投入數量既定條件下通過優(you) 化配置帶來的效率。在某種程度上,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提高主要取決(jue) 於(yu) 科技進步,科技進步通常通過自主研發和吸收引進兩(liang) 種途徑實現。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說,勞動力供給質量和資本存量質量的提高都有賴於(yu) 科技進步的水平,隻有科技進步及其在生產(chan) 領域的廣泛有效應用,才能顯著提升潛在經濟增速。然而,科技進步是一個(ge) 緩慢的過程,也是一個(ge) 積累的過程,特別是科技創新成果進入生產(chan) 領域有一個(ge) 轉化應用的過程,其間存在一些因素製約,需要建立便利的實現機製。一方麵,在科技創新成果產(chan) 出階段,要堅持創新驅動,加大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構建協同攻關(guan) 的組織運行機製,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強化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guan) ,形成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強大合力。另一方麵,在科技創新成果應用階段,要圍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產(chan) 業(ye) ,組織產(chan) 學研協同攻關(guan) ,優(you) 化領軍(jun) 人才發現機製和項目團隊遴選機製,探索新的項目組織方式。此外,還要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深化產(chan) 學研結合。隻有全麵提高就業(ye) 人員、資本存量和技術等生產(chan) 要素的組合質量,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才能穩好潛在經濟增速,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李曉超 作者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傑出管理實踐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