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帶動提檔升級(激發湧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③)
核心閱讀
近年來,湖南株洲鼓勵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加大對產(chan) 業(ye) 鏈中小企業(ye) 的帶動扶持,激勵其在市場、技術、管理等方麵協同合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現提升。如今,株洲已培育58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小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
湖南株洲中車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區裏,一套應用於(yu) 風力發電站的智能變槳控製係統展陳在醒目位置。“能在10毫秒內(nei) 做出響應,風車槳葉的控製精度達0.01度,這套控製係統的性能指標已躋身行業(ye) 第一梯隊,正迅速打入國內(nei) 外風電市場。”企業(ye) 負責人劉毅紅介紹。
從(cong) 一家生產(chan) 車載電控設備的小企業(ye) ,到成長為(wei) 在能源電力、水利水務、軌道交通等領域提供自動控製工程係統一體(ti) 化解決(jue) 方案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企業(ye) 的發展,主要得益於(yu) 與(yu) 龍頭企業(ye) 緊密合作,實現了技術、市場和管理的三協同。”劉毅紅說。
近年來,株洲鼓勵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加大對產(chan) 業(ye) 鏈中小企業(ye) 的帶動扶持,激勵其在設計研發、生產(chan) 製造、物資采購等方麵開展深度合作,依托軌道交通、航空動力、先進硬質材料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孵化、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省級和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在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名單中,株洲有21家企業(ye) 入選,全市累計入選企業(ye) 數量已達58家。其中,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ye) 有25家。株洲市委書(shu) 記曹慧泉說:“全市將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把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緊密結合,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為(wei) 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貢獻力量。”
技術協同,營造融通發展的創新生態
“基於(yu) 大數據、邊緣計算和數字孿生技術的用電管理平台,可以幫助生產(chan) 運行管理者實現數據自動采集、遠程實時監視、智能預警、智能控製。”在車間裏,株洲中車機電研發中心主任彭力告訴記者,“這一平台現在是公司水務板塊的拳頭產(chan) 品。”
然而,這樣一款具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在2018年剛啟動研發時,險些卡了殼。“企業(ye) 能在數據采集和展示方麵進行獨立開發,但基於(yu) 數據分析應用的算法部分,自身技術人員難以勝任。”彭力說。
對於(yu) 小企業(ye) 而言,科研力量不足是普遍問題。針對一款產(chan) 品的設計開發,儲(chu) 備專(zhuan) 門的算法工程師團隊不現實,由於(yu) 涉及專(zhuan) 業(ye) 領域,短時間內(nei) 找到對口的科研院所合作也存在困難。
關(guan) 鍵時刻,上遊大企業(ye) 及時伸出援手。
“我們(men) 有電氣技術與(yu) 材料工程研究院,科研資源儲(chu) 備豐(feng) 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向陽說,研究所同株洲中車機電成立攻關(guan) 項目組,曆時兩(liang) 年,終於(yu) 完成了科研創新。近兩(liang) 年,研發團隊持續合作,打造出用電管理平台2.0版,為(wei) 平台開拓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除了聯合組織創新團隊解決(jue) 人才短缺的問題,向中小企業(ye) 提供科研基礎設施及大型科研儀(yi) 器,降低企業(ye) 科研成本,同樣可以釋放企業(ye) 創新活力。
“在微觀檢測領域,有些設備成本高昂,動輒百萬(wan) 元起步,在研發中雖然不常用,但又不可或缺。對於(yu) 中小企業(ye) 而言,配備全套科研裝置會(hui) 極大增加研發成本。”今年剛獲評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ye) 的株洲肯特硬質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順說,株洲市工信局與(yu)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合作建立的技術中心,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ye) 的研發壓力,助力企業(ye) 實現了技術突破。
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協同創新機製,也使大中小企業(ye) 互利共贏。“我們(men) 鼓勵有一定研發能力的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加入到研發項目中來,相關(guan) 企業(ye) 在研發成功後可以獲得適當比例的市場訂單。”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機”)供應鏈管理中心副總監齊然說,協同創新機製既激發了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研發動力,也可以提高中小企業(ye) 在研發方麵的投入產(chan) 出比。
市場協同,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進入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的供應鏈,相當於(yu) 為(wei) 企業(ye) 增加了一張質量過硬的名片。”株洲瑞德爾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科技部負責人鄒思敏說。
瑞德爾智能是一家為(wei) 粉末冶金及新材料領域提供高性能燒結設備的企業(ye) 。目前企業(ye) 燒結設備的年產(chan) 能達100餘(yu) 台,6兆帕脫脂壓力燒結一體(ti) 爐的市場份額居行業(ye) 前列,去年成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讓企業(ye) 銷售躍上一個(ge) 台階的契機,是在4年前。”鄒思敏說,2018年,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將企業(ye) 納入設備供應鏈,並逐年增加設備采購量,助推瑞德爾智能開拓市場。
“龍頭企業(ye) 的訂單量越來越大,也促使更多企業(ye) 了解到我們(men) 的產(chan) 品,信賴我們(men) 的品質。”鄒思敏說。
近年來,株洲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同上下遊中小微企業(ye) 實現市場協同,充分發揮優(you) 質企業(ye) 在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中的帶動作用,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目前,我們(men) 已經舉(ju) 辦了40多場產(chan) 業(ye) 對接活動,引導龍頭企業(ye) 加大對上下遊企業(ye) 的帶動扶持,實現生產(chan) 製造、物資采購等方麵的融通發展。”株洲市工信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在此推動下,越來越多中小企業(ye) 以專(zhuan) 業(ye) 化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chan) 等方式與(yu) 大企業(ye) 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guan) 係,株洲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不斷發展壯大。
“通過與(yu) 中車株機合作,我們(men) 自主研發的彈性車輪等產(chan) 品,已經同主機企業(ye) 的產(chan) 品一道,逐步銷售到廣西、雲(yun) 南、福建等地。”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ye) 株洲九方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薑宇飛說。
管理協同,增強上下遊企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
隻要掃一下碼,就可以對九方裝備生產(chan) 的每一個(ge) 火車車輪的質量進行追溯。“我們(men) 複製客戶中車株機的成功經驗,實行新的管理體(ti) 係,想要查找瑕疵品方便多了,產(chan) 品的交付質量越來越高。”薑宇飛說。
對於(yu) 不少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而言,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占據了業(ye) 務重心,企業(ye) 管理和生產(chan) 流程的再造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
“作為(wei) 主攻國際中高端市場的製造業(ye) 企業(ye) ,有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雖然能夠生產(chan) 出與(yu) 外國企業(ye) 相媲美的產(chan) 品,但往往因為(wei) 成本把控和質量管理方麵的缺陷,在國際競爭(zheng) 中敗下陣來。”齊然說,為(wei) 此,中車株機幫助一些配套的中小企業(ye) 優(you) 化成本控製,從(cong) 管理上推動其流程再造,進而增強產(chan) 品的市場競爭(zheng) 力。
“龍頭企業(ye) 進行智能製造升級,我們(men) 同步跟進後也能從(cong) 中受益。”薑宇飛說,比如原來為(wei) 中車株機交付配套產(chan) 品時,一般沒有明確的時間點,如今為(wei) 了適配其“敏捷製造”,零配件的交付時間可以控製在10分鍾以內(nei) ,“這也倒逼我們(men) 精細把控生產(chan) 進度,從(cong) 而減少了沉澱資金。”薑宇飛告訴記者。
“同樣一條標準化流水線,每一個(ge) 工位執行的任何一個(ge) 操作,都有了明確具體(ti) 的規程。”劉毅紅說,企業(ye) 在複製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的有關(guan) 生產(chan) 製度和管理經驗後,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質量大幅提高。
依托鏈長製的建立,株洲積極發揮引導作用,鼓勵龍頭企業(ye) 將配套中小企業(ye) 納入共同的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標準管理等流程,也進一步助推當地的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同龍頭企業(ye) 一起闖入國際市場。
“從(cong) 設計到製造,每一個(ge) 環節都按照龍頭企業(ye) 的管理標準、進入國際市場的要求等開展評審。現如今,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出海’時更有底氣,不僅(jin) 在墨西哥等國家拿到了海外訂單,還進入了歐洲的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市場。”薑宇飛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