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試直博生被指論文抄襲,“受害論”比抄襲更可怕
作者:陳廣江
11月2日,“北大南開將聯合調查直博生涉抄襲”這一話題引起廣泛關(guan) 注。據了解,四川大學研究生小李(化名)發文稱,自己在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就讀本科時,發表的論文被人抄襲,且涉嫌抄襲論文的南開大學學生小王(化名),目前已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擬錄取為(wei) 免試博士研究生。小王接受采訪時稱,此事係論文輔導機構所為(wei) ,自己還花了幾千元版麵費,而且論文與(yu) 保研無關(guan) ,“我也是受害者,已經報警了。”
論文買(mai) 賣屢見不鮮、屢禁不止,但把論文買(mai) 賣說得這麽(me) 理直氣壯、輕描淡寫(xie) ,“抄襲者”成了“受害者”,令人瞠目結舌。
綜合目前信息看,這是一起典型的論文買(mai) 賣事件。所謂的論文輔導機構其實是論文中介,而這家論文中介很不講“職業(ye) 道德”,收了小王的錢,卻沒有幫著代寫(xie) 論文,而是背著“客戶”抄襲了一篇他人的論文,最終醜(chou) 事敗露。單純從(cong) 商品交易上說,商家不講“誠信”,小王成了“受害者”。但論文不是商品,學術不是生意,小王花錢從(cong) 中介買(mai) 論文本身就是毫無誠信、踐踏底線的行為(wei) 。
麵對北大南開的聯合調查,小王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生欲”,生怕丟(diu) 掉免試直博資格。然而,學術誠信是治學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更是良好學風與(yu) 學術生態的前提。無論哪所高校,免試推薦研究生,對論文抄襲、買(mai) 賣、代寫(xie) 等學術不端行為(wei) ,都要“零容忍”,實行“一票否決(jue) 製”。
小王的“求生欲”讓人讀出了比論文造假、學術腐敗更可怕的信息。假如論文中介講點“職業(ye) 道德”,找人創作一篇合格論文拿給小王發表,這起事件就不會(hui) 發生,小王也不會(hui) 陷入直博資格不保的危機。小王自認為(wei) 是“受害者”,恰恰反映出其學術道德的偏差以及論文買(mai) 賣的猖獗。現實中,論文淪為(wei) 商品並非個(ge) 例,並已形成了產(chan) 業(ye) 鏈,甚至催生了以“代寫(xie) 代發論文”為(wei) 幌子的網絡詐騙團夥(huo) 。
小王一再強調“論文與(yu) 保研無關(guan) ”,無疑是自欺欺人,也反映出其扣錯了學術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論文買(mai) 賣、代寫(xie) 是典型的學術造假行為(wei) ,更是踐踏底線、觸碰紅線的行為(wei) ,而在小王眼裏成了一場正常的商品交易,買(mai) 到假貨後還可以報警維權,可謂貽笑大方。
跳過碩士階段,從(cong) 本科直接攻讀博士學位,這樣的機會(hui) 不多,競爭(zheng) 非常激烈。小王能爭(zheng) 取到直博機會(hui) ,而且是直博北大,說明他平時是一個(ge) 表現優(you) 秀的學生,理應珍惜機會(hui) 、珍惜前途,踏踏實實前進。也許是急功近利,也許受不良風氣影響,他在底線問題上犯了糊塗,必然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此次事件也再次給莘莘學子敲響警鍾。求學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個(ge) 腳印堅持奮鬥,才能抵達夢想的彼岸。否則,隻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陳廣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