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禮”也可以很新潮

發布時間:2022-11-04 09:3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佳雯

  “精美絕倫(lun) !”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北京單元,看到“燕京八絕”《四海升平》景泰藍瓶、《絲(si) 路綻放》雕漆賞盤、《和合之美》雕漆捧盒三件展品,大學生小王驚歎道:“這景泰藍的明淨素雅,這賞瓶紋樣的精美細致,這捧盒的典雅韻味,原來國禮也可以很新潮!”

  《四海升平》景泰藍瓶等,曾在2014年北京APEC會(hui) 議上作為(wei) 國禮贈予國際友人。“贈禮APEC會(hui) 議的工藝品既要展示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又要與(yu) 亞(ya) 太經濟體(ti) 和諧共生的主題相契合,體(ti) 現國際合作的精神。”北京工美集團運營管理部部長、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晶晶回憶,當時,在工美集團原總工藝師郭鳴的帶領下,一群年輕人挑起了設計製作大梁。設計製作工序繁複,包括泥塑、製蠟膜、鑄造、打磨、拋光、著色、貼金、保護等幾十個(ge) 大小工序。時間分秒必爭(zheng) ,大家夜以繼日,每個(ge) 工序環環相扣,工期和進度縝密倒排到以小時計算。

  最終入選的《四海升平》景泰藍瓶,器形設計靈感來自故宮博物院玉壺春瓶,紋飾采用能代表敦煌文化的寶相花。寶相花的每一片指甲大小的花瓣都不是一種顏色,從(cong) 淺藍到亮藍色,在漸變中展現出了豐(feng) 富性。

  “賞瓶的設計源於(yu) 傳(chuan) 統又不同於(yu) 傳(chuan) 統。傳(chuan) 統景泰藍的色彩豐(feng) 富、華麗(li) ,‘四海升平’主色調為(wei) ‘海藍色’,象征蔚藍的太平洋,呼應參加2014年APEC會(hui) 議的環太平洋各經濟體(ti) 。”講到設計理念,王晶晶娓娓道來,“就連這瓶體(ti) 的每一個(ge) 數字,都大有講究。瓶高38厘米,和天壇祈年殿38米的高度呼應;瓶體(ti) 最大直徑21厘米,和2014年APEC會(hui) 議21個(ge) 經濟體(ti) 呼應。”

  瓶身上嵌入的四片畫琺琅片——APEC會(hui) 標、APEC主會(hui) 場、天壇、長城等,頗具現代氣息。王晶晶說,別看這小小的畫琺琅片,想要找到合適的畫琺琅技藝,可不容易!功夫不負有心人,團隊最後在河北衡水一個(ge) 鎮子上一家家庭作坊裏找到了畫琺琅技藝傳(chuan) 承人。

  “景泰藍掐絲(si) 、點藍、過火一道道工藝下來,最後組裝環節難住大家了。”王晶晶感歎,“在幾位老師傅和工藝大師們(men) 的反複研究下,四塊畫琺琅片、四個(ge) 鏨胎琺琅花環和景泰藍瓶身終於(yu) 嚴(yan) 絲(si) 合縫地組裝在了一起。”經多位專(zhuan) 家鑒賞,結論是:“工藝比故宮博物院的藏寶毫不遜色。”

  回想往事,王晶晶感慨:三件入選2014年北京APEC的國禮,背後浸潤著北京工美集團17位國家級、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200餘(yu) 位設計師、工藝技師的智慧和汗水。他們(men) 當中,既有年逾古稀的大師,亦有“當打之年”的70後、80後。如今,90後的年輕人成了這裏設計創作的主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和傳(chuan) 承,最重要的是‘活態’。要保持其生命力,就一定要融入當代生活。”王晶晶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