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四川南充:共治一江水 共享生態美

發布時間:2022-11-07 10:0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東(dong) 光明日報通訊員 陳晨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詩聖杜甫筆下的嘉陵江風光旖旎。

  嘉陵江,這條長江水係流域麵積最廣的一級支流,從(cong) 隴原、秦嶺的深處走來,在川東(dong) 北畫出上千裏的弧線。它浩浩湯湯,在四川南充市留下了約300公裏的“最柔美身段”。保護好嘉陵江,不僅(jin) 事關(guan) 沿江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更涉及長江中下遊生態的長治久安。

  近年來,南充市強化上遊意識,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補齊治汙短板,實現長效治理,確保了嘉陵江清水東(dong) 流,讓川中丘陵成為(wei) 宜居宜業(ye) 的樂(le) 土。

  補齊設施短板,讓嘉陵江水清近人

  南充市營山縣,南門河穿城而過,匯入渠江最終注入嘉陵江。漫步南門河畔,河邊樹影婆娑,人來人往,或靜坐河岸,或投食白鷺,或閑來垂釣。

  很難想象,兩(liang) 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番光景。“小的時候河水還很清澈,我們(men) 經常去摸魚。前些年河水臭得不得了,大家寧願繞道都不想從(cong) 河邊過。”年過半百的張映明回憶。

  隨著城市發展,沿河兩(liang) 岸汙水直排,水環境、水生態遭到嚴(yan) 重破壞,群眾(zhong) 戲稱這是無法開窗、無法看景、無法活動的“三無之所”。

  這兩(liang) 年,營山縣大刀闊斧改造縣城7個(ge) 街區、68個(ge) 小區,涉及1.1萬(wan) 餘(yu) 戶群眾(zhong) ,將城市汙水全部收集、處理。同時,實現鄉(xiang) 鎮汙水集中處理全覆蓋,不讓未經處理的汙水進入河流。如今,營山縣南北兩(liang) 河的水質徹底變了樣,“三無之所”變成了群眾(zhong) 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營山縣江河由重度汙染到水清近人,印證的是南充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的脫胎換骨。

  2017年,南充主城區僅(jin) 有兩(liang) 座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僅(jin) 占總排放量的55.29%;域內(nei) 縣城汙水處理能力僅(jin) 占總排放量的53.62%;鄉(xiang) 鎮汙水集中處理幾乎處於(yu) 空白狀態。全市汙水管網建設嚴(yan) 重滯後,雨汙直排混排嚴(yan) 重。

  生態環境惡化嚴(yan) 重影響老百姓生產(chan) 生活。近年來,南充市累計投入180多億(yi) 元,著力解決(jue) 基礎設施短板,從(cong) 源頭控製汙染。先後新(改)建雨汙管網3930公裏,新建城鎮汙水處理設施189座,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922處,汙水日處理能力新增57.76萬(wan) 噸,增長2倍,中水回用每天達6.5萬(wan) 噸。這些管網設施不僅(jin) 有檔案,還能實現信息化、賬冊(ce) 化管理。

  如今,嘉陵江幹流(南充段)新顏煥發,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2019年以來國省考核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連續穩定保持達100%,27條市級河長製河流水質優(you) 良率從(cong) 2017年的70.4%提升至2021年的92.6%,V類和劣V類小流域斷麵從(cong) 2016年的22個(ge) 減少至2022年的兩(liang) 個(ge) ,3條城市黑臭水體(ti) 全麵消除,2019年獲評“全國黑臭水體(ti) 治理示範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不僅(jin) 如此,南充還重點圍繞嘉陵江岸線打造了十多處城市濱水公園,成為(wei) 群眾(zhong) 休息鍛煉的好去處。如今的嘉陵江(南充段)水清、岸綠、景美。

  引入市場機製,由無序填埋到變廢為(wei) 寶

  秋天的西充縣,城外一處三麵山丘合圍的一塊小平地掩映林間,這裏草樹金黃,宛若一座公園。

  “這下麵幾米以前全埋的是垃圾,蒼蠅一群群地來。”四川青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餘(yu) 吉林介紹。

  過去,西充縣城鄉(xiang) 生活垃圾主要采用集中填埋的處理方式,鄉(xiang) 鎮各自設點,無序填埋盛行。由於(yu) 填埋機械作業(ye) 麵垃圾裸露、落實除臭措施不到位,滲濾液處理設施工藝落後和能力不足,一度造成臭味擾民、滲濾液積存風險突出。

  這兩(liang) 年,西充縣果斷收回原垃圾填埋場經營權,交國有投資公司負責,實施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垃圾填埋場搖身一變成了垃圾壓縮轉運站,每日集中轉運垃圾200噸至附近的垃圾焚燒發電廠。

  跟隨一輛垃圾轉運車,記者來到城郊的中航工業(ye) 南充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這是一座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走進廠房操作車間,操作員馬青戈正操作著一台大型“娃娃機”。馬青戈按下控製按鈕,“娃娃機”抓兜便抓起發酵好的垃圾放置到焚燒爐喂料口,垃圾焚燒產(chan) 出蒸汽推動發電機發電。

  “垃圾池裝了南充市民20天左右生產(chan) 的垃圾,一兜下去能抓取5噸左右垃圾,3個(ge) 焚燒爐共同作業(ye) ,工廠每天能處理1200噸垃圾和400噸滲濾液。”公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孟令波介紹,公司采用最新技術,實現了垃圾的無害化處理。

  2014年投運以來,南充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累計焚燒垃圾255萬(wan) 噸,發電6億(yi) 餘(yu) 度,減少碳排放402萬(wan) 噸,不僅(jin) 解決(jue) 了垃圾汙染問題,還將垃圾轉化為(wei) 再生資源,服務城市發展和居民生產(chan) 生活。

  南充市生態環境局一位技術人員介紹,南充市采用市場機製,分片區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3座,垃圾焚燒發電日處理能力達2900噸,實現了垃圾資源化處置全覆蓋。這樣,3座發電廠各自負責數座縣城的生活垃圾,有一定處理規模,能長久生存,又預留了空間,能滿足城市的擴容。

  同時,南充市建成廢機油、廢鉛蓄電池等危險廢物收集處置中心5處、醫廢處置中心3座、汙泥處置中心4處和川東(dong) 北第一家大型危險廢物綜合處置中心,年危廢處理能力8.25萬(wan) 噸,處理範圍輻射周邊多個(ge) 市(州),危廢處置實現設施到位、處置到位、監管到位。

  堅持民生取向,形成共治機製

  從(cong) 汙水橫流到一江碧水,從(cong) 無序填埋到資源化利用,南充市環境保護呈現新氣象。為(wei) 何有這樣的變化?瓶頸是如何打破的?南充市生態環境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王洪波坦言,關(guan) 鍵是麵對問題,要以鐵的決(jue) 心、鐵的手段、鐵的紀律抓整改。

  2017年,南充共收到的群眾(zhong) 環境質量投訴及環境信訪均居全省前列,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線索也較多。南充市立下軍(jun) 令狀,明確了678個(ge) 具體(ti) 整改任務,針對全市環境基礎設施的突出短板,相繼開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推進”“三年提質增效”“兩(liang) 年攻堅行動”,明確了汙水“收集、處理、利用”能力“三提升”、垃圾處理統一收集、統一轉運、統一發電“三統一”、危廢處置“設施到位、處置到位、監管到位”“三到位”的工作機製;全國首創“記者河長”工作機製,用輿論監督等方式促進問題整改。2017年以來,一大批群眾(zhong) 身邊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南充市2021年度群眾(zhong) 生態環境滿意度測評名列全省第一。

  環保是一場持久戰,這場持久戰需要建章立製實現長效治理,也需要提升能力作為(wei) 支撐。南充市配合推動《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省級立法,先後出台《南充市鄉(xiang) 村汙水處理條例》等一係列地方性法規。不斷建立健全環境自動監測網絡,發揮好環境監管“智慧平台”作用,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隊伍能力建設,及時向破壞生態環境行為(wei) “亮劍”,累計查處惡意環境破壞和違法案件1900餘(yu) 件,讓環境破壞者望而生畏。

  南充市將高質量發展與(yu) 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堅決(jue) 遏製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2017年以來,否定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項目26個(ge) ,整治“散亂(luan) 汙”企業(ye) 1200餘(yu) 家,淘汰退出及關(guan) 停企業(ye) 300多戶。

  調度數據顯示,南充市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的813個(ge) 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涉及的68個(ge) 整改任務已完成29個(ge) ,交辦的信訪問題271個(ge) 已完成250個(ge) ;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31項已完成整改22項;兩(liang) 輪省級環保督察交辦問題746個(ge) 已整改完成745個(ge) 。

  如今的南充,呈現環保共治共享的新格局。生態文明知識進學校、進農(nong) 村、進機關(guan) 、進企業(ye) 、進景區、進社區,越來越多的環保基礎設施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全社會(hui) 參與(yu) 環境違法監督的氛圍形成,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補償(chang) 機製正在完善。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