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動車上請人為孕婦讓座 好事為何引質疑

發布時間:2022-11-08 09:3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近日,“男子在動車上請人為(wei) 孕婦讓座”一事引發熱議。據相關(guan) 視頻顯示,動車上,一男子看到一位沒有座位的孕婦反複蹲下、站起似乎很痛苦的樣子後,便讓一個(ge) 有座位的年輕小夥(huo) 子給孕婦讓座,且全程用手機錄像。此事曝光後,引來一些質疑的聲音,有網友認為(wei) 該男子是“慷他人之慨”,存在道德綁架。但也有網友表示,讓座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該男子原本就已讓座給他人,再次幫助孕婦表明其是一個(ge) 充滿愛心的人,值得點讚。

  從(cong) 表現上看,該男子的行為(wei) 不僅(jin) 極具爭(zheng) 議性,而且兩(liang) 種觀點完全不同。其實,這隻是將此事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籠統地看待所產(chan) 生的觀感,倘若將事件進行剖析,並對兩(liang) 種不同觀點產(chan) 生的原因進行細分,就會(hui) 發現,此事的爭(zheng) 議性並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麽(me) 大,隻不過關(guan) 注的焦點不同,導致觀點相差甚遠而已。因此,對這起事件進行細致的剖析,利於(yu) 社會(hui) 統一觀念,在行善、勸善以及看待勸善行為(wei) 等方麵做得更好。

  首先要看到,肯定該男子的行為(wei) ,其實是肯定他為(wei) 孕婦找座位。給孕婦讓座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公序良俗,體(ti) 現的是社會(hui) 良好的風尚,以及對孕婦的關(guan) 愛。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對該男子的動機應該給予肯定。

  另一方麵,質疑該男子的行為(wei) ,則是在質疑他要求他人讓座且進行錄像的行為(wei) 。兩(liang) 方麵的關(guan) 注點不同,結論當然不同。事實上,這兩(liang) 種觀點並非相互對立,反而可以形成一個(ge) 一致的觀點:為(wei) 孕婦讓座值得肯定,但勸善要講場合,要講究方式,更要避瓜田李下之嫌。

  比如,在公交車上,勸人讓座似乎具有更強的正當性,可即便如此,這種勸說依舊是一種友善的建議,而不會(hui) 上升到硬性要求。動車和公交車有所不同,動車上分為(wei) 有座票和無座票,乘客的座位是用錢買(mai) 來的,意味著其享有法定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應該無條件相讓、哪些人值得相讓,都充滿了疑問。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在整個(ge) 事件過程中,當時在動車車廂裏有不少旅客都看到這名孕婦蹲在地上,站起來手緊緊抓著護欄,並沒有人上前詢問的原因。人們(men) 是基於(yu) 對自己及他人法定權利的尊重,這也是公共道德的具體(ti) 體(ti) 現。

  此外,該男子一邊勸人讓座,一邊拍攝視頻,不管他當時心裏是怎麽(me) 想的,都會(hui) 給人帶來壓力,造成了事實上的道德綁架。因為(wei) 被勸讓座的人很有可能因為(wei) 害怕視頻上傳(chuan) 網絡後受到網民的譴責,不敢理直氣壯地捍衛自身合法權益。更讓人擔心的是,假如勸人讓座並拍攝視頻上傳(chuan) 網絡能夠獲得讚譽,或許會(hui) 引來短視頻玩家們(men) 爭(zheng) 相效仿,以相同的方式創作相似內(nei) 容,勸人讓座就可能變成一種掙流量的方式。

  此事說明,勸他人行善,不僅(jin) 要講究方式和把握好分寸,而且有不應逾越的界線,不僅(jin) 他人的正當權益應該得到尊重,而且被勸善者的隱私權與(yu) 自主權等,都要受到保護。更重要的是,勸他人行善時,本人也要有一顆單純的心,切莫動機不純,帶有一些私心,留下讓人在這方麵產(chan) 生誤會(hui) 的空間。唯有如此,方能把好事做好,避免反而引發質疑與(yu) 紛爭(zheng) 。(秋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