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全麵推進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2-11-10 09:20:00來源: 人民日報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這是居安思危的深長考量,是對世情國情農(nong) 情的深徹洞察,也是一個(ge) 大黨(dang) 大國大局的深遠謀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農(nong) 抓糧一係列政策舉(ju) 措有力有效,我國糧食產(chan) 量站穩1.3萬(wan) 億(yi) 斤台階,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我們(men)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wei) 保障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為(wei)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了主動。

  邁上新征程,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把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穩產(chan) 量、提產(chan) 能、強機製、增效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今年玉米大豐(feng) 收,畝(mu) 產(chan) 1000多斤。”河南省湯陰縣韓莊鎮王佐村種糧大戶黃海濤幹勁十足,“收完玉米壓茬播麥,機械化秸稈還田,犁地翻耕、播撒麥種,來年的饅頭有指望!”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全國秋糧收獲已超九成,全國秋糧豐(feng) 收在望,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feng) 收。

  新時代十年,中國飯碗端得牢、成色足,為(wei) 克服各種風險挑戰、穩定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糧食連年豐(feng) 收,能否高枕無憂?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確保糧食、能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可靠安全和防範金融風險還須解決(jue) 許多重大問題”。

  “從(cong) 複雜的國際形勢看,糧食安全不能有絲(si) 毫麻痹大意,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以國內(nei) 穩產(chan) 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nong) 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xing) 慶說。

  從(cong) 國內(nei) 看,城鄉(xiang) 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農(nong) 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當前我國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總體(ti) 有保障,但糧食供求仍呈緊平衡,大豆油料自給率偏低,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不足,穩產(chan) 保供的基礎還不牢固。要從(cong) 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加快構建以糧食安全為(wei) 基礎、以確保食物有效供給為(wei) 目標的糧食安全綜合保障體(ti) 係。”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分析。

  盡管麵臨(lin) 各種風險挑戰,但縱觀基本麵,大國糧倉(cang) 根基穩固。

  ——糧食產(chan) 能基礎不斷夯實。

  數據顯示,全國劃定10.58億(yi) 畝(mu) 的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護區,可保障我國95%的口糧消費量。全國農(nong) 田有效灌溉麵積占比超過54%,良種在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中的貢獻率超過45%。

  ——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

  安徽省亳州市十八裏鎮五得利麵粉廠生產(chan) 車間裏,機器轟鳴,車間負責人高國剛介紹,“小麥在這裏被充分利用,麥皮用來生產(chan) 雜糧餅幹,麥胚製作成化妝品和保健品,身價(jia) 倍增。”

  延伸產(chan) 業(ye) 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jia) 值鏈,越來越多的“大糧倉(cang) ”變成“大廚房”,大食物、大流通、大市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吃飽”到“吃好”的消費升級。

  “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men) 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說,下一步要盯緊抓實糧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全領域全過程全環節,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ti) 係,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豐(feng) 富多樣的食物消費需求。

  把“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真正落實到位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

  諄諄囑托化成堅決(jue) 行動。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牢牢守住十八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任何時候都能產(chan) 得出、供得上、供得優(you) 。

  ——落實“藏糧於(yu) 地”,守好建好“飯碗田”。

  一大早,河北省邢台市寧晉縣潤風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張軍(jun) 永就來到田間,“這高標準農(nong) 田就是給勁,田麵平整,設施完善,你看這小麥,長勢多好!”

  邢台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書(shu) 記邱海飆介紹,下一步當地將嚴(yan) 格耕地保護製度,加大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力度,力爭(zheng) 2030年實現高標準農(nong) 田全覆蓋。

  “農(nong) 田就是農(nong) 田,而且必須是良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飯碗。一係列耕地保護硬措施,不斷夯實大國糧倉(cang) “耕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麵積8300萬(wan) 畝(mu) ,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印發《2023年東(dong) 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技術指引》,指導各地進一步養(yang) 好用好黑土地。到今年底,全國將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nong) 田,保障糧食產(chan) 能1萬(wan) 億(yi) 斤以上。

  ——攥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

  “今年種的‘連粳13號’,一畝(mu) 預計增產(chan) 200斤,收益增加300元左右。”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田頭,種糧大戶徐軍(jun) 正忙著收割水稻。

  “好種打好糧。我們(men) 與(yu) 省農(nong) 科院合作成立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全力建設種業(ye) 育繁推一體(ti) 化體(ti) 係,多出好種子、產(chan) 更多糧食。”宿城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管委會(hui) 副主任張剛說。

  中國糧用上中國種。目前,我國糧食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農(nong) 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麵積占比超過95%。我國深入實施現代種業(ye) 提升工程,到2025年育種創新能力將達到先進水平。

  ——落實“藏糧於(yu) 技”,種地挑上“金扁擔”。

  讓農(nong) 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黃澄澄的大豆、金燦燦的玉米,山東(dong) 省嘉祥縣鄉(xiang) 情農(nong) 作物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技術員李華鋒正帶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晾曬收儲(chu) ,“大農(nong) 機全程護航,今年大豆、玉米實現了一田雙收。來年我們(men) 準備購置更多農(nong) 機,帶動更多農(nong) 民科技種糧。”李華鋒說。

  糧食生產(chan) 出路在科技。我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周雲(yun) 龍介紹,下一步將盡快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基礎原創技術、生態循環技術、拓展食物來源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快實現高水平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

  不讓種糧農(nong) 民在經濟上吃虧(kui) ,不讓種糧大縣在財政上吃虧(kui)

  保護好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和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課題。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釋放了重農(nong) 抓糧的鮮明信號,各級黨(dang) 委政府要扛起責任,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確保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

  ——政策更給力,種糧有底氣。

  “今年每畝(mu) 收到一次性種糧補貼41.44元、耕地地力補貼95.41元,補貼力度大,豐(feng) 收又增收。”河北省邱縣香城固鎮張雲(yun) 固村種糧大戶張朝印算起賬,“政策托底,種糧有信心,300多畝(mu) 小麥已經全部種下。”

  豐(feng) 收背後是政策支撐。為(wei) 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今年中央財政提前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補貼1205億(yi) 元,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先後下撥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400億(yi) 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政策穩預期、強信心。下一步,各級財政將持續加大種糧支持力度,通過價(jia) 格支持穩預期、收入補貼保成本、保險擴麵降風險,為(wei) 農(nong) 民種糧提供全方位保障。

  ——經營增效益,糧農(nong) 有賺頭。

  “合作社托管了2000多畝(mu) 地,農(nong) 民每畝(mu) 種糧成本減少上百元。”湖北省廣水市南新村豔陽天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社長盧建林說,“我們(men) 將繼續完善產(chan) 前產(chan) 後服務,提供糧食烘幹、流通、加工一條龍服務,田間連車間,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種糧更有賺頭。”

  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培育農(nong) 民合作社222萬(wan) 家,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製,帶著農(nong) 民幹、幫著農(nong) 民賺。各地深入推進優(you) 質糧食工程,直接帶動優(you) 質糧食增加5000多萬(wan) 噸。

  好糧食帶來好效益。接下來,相關(guan) 部門將著力補上糧食烘幹、流通等環節短板,開展糧食綠色倉(cang) 儲(chu) 、品種品質品牌等“六大提升行動”,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探索訂單農(nong) 業(ye) 、加工物流等,提高種糧綜合效益。

  ——責任再壓實,飯碗一起端。

  “我們(men) 將繼續完善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配套製度,簽訂承諾書(shu) ,列入綜合考核指標,層層落實責任。”湖南省保靖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朱亮介紹。

  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今年中央首次實行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考核,各地各級黨(dang) 委政府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越來越多的地方黨(dang) 政一把手走進田間看糧食生產(chan) ,進村入戶搞調研,強化硬措施,形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合力。我國將繼續完善產(chan) 糧大縣、產(chan) 油大縣、製種大縣等綜合獎勵政策體(ti) 係,不讓重農(nong) 抓糧吃虧(kui) 。

  希望的田野上,冬小麥陸續出苗,新的豐(feng) 收正在孕育。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壓艙石穩固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號巨輪,定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本報記者 顧仲陽 常 欽 王 浩 史自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