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二十大代表在基層】王友民代表:把奮進的力量傳遞到基層

發布時間:2022-11-14 09: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二十大代表在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光明日報通訊員 崔曉怡

  11月10日,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陝西容廈集團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友民,在渭華起義(yi) 的發祥地陝西省渭南市臨(lin) 渭區崇凝鎮,向這裏的鄉(xiang) 鎮幹部、農(nong) 村黨(dang) 員、鄉(xiang) 村教師、產(chan) 業(ye) 大戶、農(nong) 民代表等,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受到熱烈歡迎。

  從(cong) 北京歸來後,王友民就鉚足勁兒(er) ,馬不停蹄地投身到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中。連日來,他走進機關(guan) 單位、企業(ye) 礦區、田間地頭、校園課堂、社區廣場,向渭南各行各業(ye) 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分享自己參加大會(hui) 的所見所聞所思,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黨(dang) 的二十大是一次高舉(ju) 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hui)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高瞻遠矚、擘畫未來、內(nei) 涵豐(feng) 富、催人奮進,為(wei) 邁進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每到一地,王友民都緊扣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將報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新目標等進行闡釋和解讀,把奮進的力量盡可能多地傳(chuan) 遞到基層的角角落落。

  代表“檔期”滿滿,基層收獲多多。“聆聽王友民同誌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不僅(jin) 真切感受到大會(hui) 的熱烈氛圍,更加深刻領悟到‘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渭南市臨(lin) 渭區崇凝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揚說,崇凝鎮作為(wei) 渭華起義(yi) 發祥地,要堅決(jue) 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立足崇凝紅色資源和綠色生態優(you) 勢,加快推進“長壽糧”特色產(chan) 業(ye) 鏈發展,全力打造紅色與(yu) 綠色相映成畫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板,確保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在革命老區崇凝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王友民是陝西渭南本土企業(ye) 家。創辦企業(ye) 以來,他40多年如一日,鐵心向黨(dang) 、愛國擁軍(jun) 、熱心公益,被譽為(wei) “擁軍(jun) 經理”。他累計出資3000餘(yu) 萬(wan) 元,支持駐地部隊建設;設立“愛軍(jun) 精武獎勵基金”“興(xing) 秦民兵預備役獎勵基金”,推進軍(jun) 民共建;建立愛國擁軍(jun) 展覽館,免費向全社會(hui) 開放,激發全民關(guan) 心國防、熱愛國防的熱情。在企業(ye) 發展中,他先後為(wei) 300多名退役軍(jun) 人和隨軍(jun) 家屬提供就業(ye) 崗位,1300多人參加了企業(ye) 舉(ju) 辦的免費技能培訓。他還致力公益事業(ye) ,多次捐資助學、扶貧濟困、修繕革命陵園,在渭南疫情防控、搶險救災中貢獻了重要力量。

  王友民表示,作為(wei) 一名非公經濟基層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將把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把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公益,走共同富裕之路,為(wei) 新時代渭南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持續深入開展雙擁工作,努力為(wei) 退役軍(jun) 人和優(you) 撫對象排憂解難,依托企業(ye) 自建的愛國擁軍(jun) 展覽館,創新開展紅色教育、愛國主義(yi) 教育活動,滿腔熱忱鞏固軍(jun) 民團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