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走進縣城看發展 果業興旺 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2-11-14 10:09: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四川省內(nei) 江市資中縣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園,漫山遍野鬱鬱蔥蔥,一顆顆橙子掛在枝頭,長勢喜人。

  趁著晴好天氣,銀山鎮老場村種植大戶鍾良帶著工人,進行除草作業(ye) 。看著枝頭逐漸飽滿的果實,鍾良臉上露出笑容,“上一季,得益於(yu) 科學種植和錯時銷售,100多畝(mu) 果園收獲近50萬(wan) 斤橙子,收入約75萬(wan) 元。”

  經過30多年的本土化培育發展,資中縣已成為(wei) 重要的血橙產(chan) 業(ye) 基地。資中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多種經營站負責人賴永輝介紹,資中血橙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如今全縣年產(chan) 量超40萬(wan) 噸,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60%。

  規模化種植後,如何實現標準化、品牌化,讓資中血橙提升價(jia) 值,接續發展?

  在魚溪鎮鯰魚社區的山間地頭,茂密的果林被砍出了一行行1米寬的間距。

  “我們(men) 正在試點推行老果園改造,降低果林密度、矮化果樹,提升果子品質。”鯰魚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鄒能告訴記者,鯰魚社區是資中血橙的發源地,但品種單一、粗放管理的種植模式一度讓品質逐漸走低、價(jia) 格跳水。

  資中縣以“優(you) 果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為(wei) 導向,引進高精尖人才,加強與(yu) 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總結出一整套標準化種植技術,研發9個(ge) 新品種,不僅(jin) 提升了口感,還將銷售期從(cong) 原來的兩(liang) 個(ge) 月延長到近半年。

  品質提升是基礎,如何賣出去是關(guan) 鍵。借力時下火熱的電商平台,資中血橙搭上了“直播+電商”的“順風車”,不僅(jin) 走向全國,還走出國門,遠銷俄羅斯、東(dong) 南亞(ya) 等國家和地區。

  “橙子成熟期,也是我們(men) 主播的繁忙季。”資中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胡建軍(jun) 介紹,從(cong) 12月底開始,主播們(men) 便要奔忙在直播室和果林之間,進行直播帶貨,“線上線下齊發力,為(wei) 銷售賦能。”

  解決(jue) 了品種和銷售問題,資中縣持續在全產(chan) 業(ye) 鏈上做文章。“外引”新發地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直播基地,投資建設柑橘標準化分揀加工中心。“內(nei) 培”四川紫晨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ye) ,對果實進行精深加工。

  目前,資中縣有血橙初加工生產(chan) 線14條、智能分選線2條,年商品處理能力10萬(wan) 噸,延伸出凍幹片等精深加工產(chan) 品,有效規避了單一鮮果市場的風險,提高了產(chan) 業(ye) 附加值。

  在資中血橙主題公園,每到開花結果之時,不少遊客就會(hui) 前來觀光采摘。果園變景區,資中已形成集觀光采摘、果園野營、果園文化於(yu) 一體(ti) 的主題特色鄉(xiang) 村旅遊景區。

  如今,資中血橙已成為(wei) 當地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的主要支柱。內(nei) 江市委副書(shu) 記、資中縣委書(shu) 記路鬆明表示,資中縣將進一步在種植、加工、銷售、品牌等方麵做大做強,推動三次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實現產(chan) 業(ye) “二次騰飛”,走出一條丘陵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新路子。(本報記者 王明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