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裝備業緊抓“中國智造”新機遇
在“中國製造”大規模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進程中,中國智能裝備製造業(ye) 迎來了新的大發展機遇。一方麵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麵則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融合與(yu) 加持,在產(chan) 業(ye) 政策的支持以及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的支撐下,中國智能裝備製造業(ye) 在多個(ge) 領域實現突破,而中國家電企業(ye) 憑借紮實的製造根底、對轉型升級需求的精準掌握等優(you) 勢,成為(wei) 推動智能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cong) 製造到智造智能裝備迎來新發展機遇
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全產(chan) 線虛擬仿真實現了從(cong) 產(chan) 品設計、生產(chan) 計劃到製造執行的全流程數字化;
產(chan) 線上,烙刻著格力品牌標誌的工業(ye) 機器人替代傳(chuan) 統人工高質量完成各項質檢工序;
車間通道上,AGV導航車與(yu) 智能電子倉(cang) 實現智能調度、精準配送……
走進格力電器生產(chan) 車間,就可以看到工業(ye) 機器人、數控機床、5G、AI等先進科技融入生產(chan) 的場景,高度自動化已成為(wei) 格力工廠的常態。
這是“中國製造”大規模向“中國智造”轉型的一個(ge) 縮影。如今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ye) 開始用智能裝備改造生產(chan) 流程,我國裝備製造業(ye) 也迎來智能化發展的新機遇。
今年9月工信部舉(ju) 行的“加快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發布會(hui) 上,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我國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速推進、總體(ti) 態勢持續向好;智能製造工程深入實施,汽車、石化、家電、醫藥等重點行業(ye) 全麵發展;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規模近3萬(wan) 億(yi) 元,市場滿足率超過50%。
據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wei) 透露,截至今年二季度,全國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7%、75.1%,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31.1和26.3個(ge) 百分點。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帶來對高端智能裝備的巨大需求,在需求的推動下,我國裝備工業(ye) 也加快了創新突破的步伐。
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裝備工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8.2%。2021年,裝備工業(ye) 中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行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20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8.58%。
工業(ye) 母機是工業(ye) 現代化的基石。我國以“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基礎製造裝備”為(wei) 抓手,組織開展創新攻關(guan) 和推廣應用,持續補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工信部數據顯示,在工業(ye) 母機行業(ye) ,目前已突破全數字化高速高精運動控製、多軸聯動等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
“我們(men) 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產(chan) 業(ye) 配套體(ti) 係。國產(chan) 高檔數控係統實現從(cong) 無到有,在國產(chan) 機床中市場占有率提高到31.9%。”工信部裝備工業(ye) 一司司長王衛明說,“裝備工業(ye) 是為(wei) 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chan) 業(ye) ,其數字化轉型成為(wei) 牢牢掌握裝備製造主導權、開辟數字經濟發展新賽道的必然選擇。”
普華有策相關(guan) 分析報告指出,智能裝備行業(ye) 具有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度高、技術資金密集的特點,是各行業(ye) 智能生產(chan) 、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在基礎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作用下,智能裝備行業(ye) 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yu) 消費電子、醫療、汽車、新能源等多個(ge) 領域。智能裝備的核心價(jia) 值體(ti) 現在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是下遊應用企業(ye) 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而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推進則為(wei) 智能裝備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市場。
從(cong) 家電到裝備跨界融合形成新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從(cong) 家電行業(ye) 來看,近年來雖然頭部企業(ye) 依靠規模優(you) 勢、品牌優(you) 勢等仍取得一定增長,但家電行業(ye) 觸及增長天花板的態勢明顯,疊加房地產(chan) 紅利消失,需求端動力明顯不足。因此不少家電企業(ye) 紛紛跨界布局智能裝備、新能源以及醫療器械等產(chan) 業(ye) ,尋找新的業(ye) 績增長點。
以格力為(wei) 例。早在2013年,格力就開始進軍(jun) 智能裝備領域,如今格力智能裝備已實現覆蓋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智能倉(cang) 儲(chu) 物流、智能環保設備、工業(ye) 自動化五大品類,在廣東(dong) 珠海、湖北武漢建成工業(ye) 機器人、數控機床、智能物流倉(cang) 儲(chu) 、工業(ye) 自動化設備四大產(chan) 業(ye) 園區,研發技術人員占員工總數50%以上,在機器人的控製器、驅動器、伺服電機、減速機等核心部件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當時,我們(men) 想做高精尖的產(chan) 品,但製造設備必須依賴進口,如數控機床、工業(ye) 機器人、工業(ye) 集成、大數據等,我就意識到不對,自己要做精品卻得看別人臉色,處處受製於(yu) 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回憶起跨界智能裝備的初衷,“要成為(wei) 製造大國、製造強國,根子上要讓自己成為(wei) 創造者。”
正是在自身轉型升級需求的驅動下,以格力為(wei) 代表的家電企業(ye) 開始向上遊裝備製造業(ye) 拓展。
“工業(ye) 機器人、數控機床、5G、AI等智能裝備的研發大大提高了格力生產(chan) 線的自動化程度。近年來,格力電器自主研發智能裝備約1.5萬(wan) 台/套,機器人萬(wan) 人比提升到572台/萬(wan) 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自主建設的空調鈑金樣板車間、電機樣板線、壓縮機智能產(chan) 線、電容智能產(chan) 線、漆包線工廠自動化率達90%以上,在空調行業(ye) 自動化程度達到國際領先。”格力電器副總裁、總工程師譚建明介紹,這些智能裝備助力格力打造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精益化、綠色化、定製化、敏捷化於(yu) 一身的“智慧工廠”,通過自動化生產(chan) 設備、智能物流配送模式及綠色項目設計等,打造行業(ye) 一流標杆工廠。
跨界智能裝備,不但使家電企業(ye) 加快智能化轉型升級,完善供應鏈、打通產(chan) 業(ye) 鏈,實現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自主可控,而且其智能化的改造經驗、智能裝備產(chan) 品正在向更多的企業(ye) 和行業(ye) 輸出。
“格力的數控機床包括五軸、立加、龍門、臥加、車銑複合等五大係列數十種規格產(chan) 品,已服務超過200家客戶,涉及新能源汽車、模具、機械加工、家電、醫療等行業(ye) 。格力今年還推出多款定梁龍門加工中心和高精度工業(ye) 機器人新品,為(wei) 鑄造、汽車、鋼鐵等多行業(ye) 智慧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持。”譚建明表示,未來格力還將通過智能化設備的不斷創新,實現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同時為(wei) 越來越多的行業(ye) 提供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及全流程係統化的解決(jue) 方案。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堅實的製造業(ye) 根底、對行業(ye) 轉型升級需求的精準掌握,是家電企業(ye) 進入智能裝備行業(ye) 的優(you) 勢。更為(wei) 重要的是,作為(wei) 市場化競爭(zheng) 最充分、最早進行智能化改造的標杆行業(ye) ,家電業(ye) 的製造根基、轉型升級的巨大需求,對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意義(yi) 重大,二者將嫁接形成新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
從(cong) 跟跑到領跑中國智造打開新想象空間
高端裝備是裝備製造業(ye) 中技術密集度最高的產(chan) 業(ye) ,是未來衡量一個(ge) 國家綜合競爭(zheng) 實力的重要標誌。高端裝備製造具有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度高、吸納就業(ye) 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等特點,積極搶占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是謀求工業(ye) 強國地位的戰略重點。早在2010年發布的《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決(jue) 定》就提出,將高端裝備製造作為(wei) 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nei) 提升中國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的重要抓手,並作為(wei) 未來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chan) 業(ye) 進行扶持和發展。
隨著現代工業(ye) 對自動化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國家對智能裝備行業(ye) 扶持力度的不斷增大,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上重要的智能裝備生產(chan) 國,行業(ye) 內(nei) 企業(ye) 已形成多層次的競爭(zheng) 格局。
相關(guan) 研究機構分析認為(wei) ,長期以來,應用智能製造技術最成熟的下遊公司大多為(wei) 全球製造業(ye) 的龍頭企業(ye) ,國外智能裝備巨頭與(yu) 上述企業(ye) 長期合作,是全球高端智能製造的引領者。憑借雄厚技術、豐(feng) 富經驗和資本優(you) 勢占據了我國智能裝備市場較高份額。近年來,我國企業(ye) 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在多項重大智能裝備製造方麵取得突破。憑借這些突破,加之本地服務優(you) 勢以及對細分行業(ye) 的深度理解,我國湧現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智能裝備企業(ye) ,積累了大量自主知識產(chan) 權,產(chan) 品性能和技術水平達到全球較高水平,在部分下遊應用領域,與(yu) 國外企業(ye) 相比形成較大競爭(zheng) 優(you) 勢。
據了解,格力目前累計申請國內(nei) 外專(zhuan) 利破10萬(wan) 項,擁有35項國際領先技術,是唯一一家連續六年進入中國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前十的家電企業(ye) 。譚建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智能裝備領域內(nei) 的不斷投入與(yu) 創新讓格力實現了家用電器全部核心關(guan) 鍵部件的自主製造,格力從(cong) 依賴別人的核心部件到實現自主研發智能裝備,不斷提升和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
麵向未來,隨著國際製造業(ye) 競爭(zheng) 更加激烈,以及製造業(ye) 不斷提高的質量要求,智能裝備行業(ye) 仍將快速發展。
《“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ye) 企業(ye) 大部分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ye) 骨幹企業(ye) 初步應用智能化;到2035年,規模以上製造業(ye) 企業(ye) 全麵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ye) 骨幹企業(ye) 基本實現智能化。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智能裝備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同時,智能裝備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載體(ti) 。如今在5G、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我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未來這些技術應用創新的加快,將推動智能裝備行業(ye) 技術進步和發展,打開新的想象空間。(記者 吳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