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正確控糖的觀念,你對了幾個

發布時間:2022-11-21 09:5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如今減糖、控糖的話題受到社會(hui) 各界廣泛關(guan) 注,但公眾(zhong) 對如何合理用糖、科學減糖存在疑惑。為(wei) 此,科信食品與(yu) 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yang) 與(yu) 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hui) 健康傳(chuan) 播分會(hui) 和中華預防醫學會(hui) 慢性病預防與(yu) 控製分會(hui) 四家機構發布《“科學三減 智慧用糖”聯合提示》,幫助消費者,尤其是兒(er) 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培養(yang) 合理膳食習(xi) 慣。

  不應“談糖色變”

  重點是控製“添加糖”

  糖在食物中除了提供甜味,也影響著質地、口感、香味和色澤,還常用作醃漬和防腐的原料,因此在家庭烹飪和食品飲料工業(ye) 中被廣泛使用。控糖、減糖是大勢所趨,但專(zhuan) 家提示不應將糖“妖魔化”,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兒(er) 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應加強重視,而普通人群可以在合理膳食的前提下享受美食,不必過度談“糖”色變。

  事實上,糖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營養(yang) 物質之一:除提供能量,它也是構成機體(ti) 組織和細胞的重要物質,此外還參與(yu) 脂肪和蛋白質代謝。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營養(yang) 與(yu) 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也強調,控糖的重點是控製添加糖,而不是果蔬、牛奶中天然含有的果糖、乳糖等,中國居民的果蔬、牛奶攝入量普遍不足。

  專(zhuan) 家還強調,食物多樣、吃動平衡是飲食健康的核心,控製能量攝入才是防治超重、肥胖及相關(guan) 慢性病的重要途徑。控糖隻是一個(ge) 方麵,糖與(yu) 健康的關(guan) 係關(guan) 鍵在於(yu) 量,過量攝入才會(hui) 對健康產(chan) 生危害。

  相關(guan) 數據顯示

  我國居民糖攝入主要來源是烹調

  《中國城市居民糖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顯示,中國居民每日攝入糖的首要來源是烹調用糖,因此控製家庭廚房、食堂、餐廳中糖的使用量對於(yu) 控糖、減糖至關(guan) 重要。科信食品與(yu) 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為(wei) 大家提供了幾條控糖建議:

  1.烹調用糖的主要來源是直接使用的白糖、紅糖,其次是番茄醬、沙拉醬、甜麵醬、果醬等含糖醬料。糖醋、紅燒、拔絲(si) 、炒糖色等傳(chuan) 統烹飪方式製作的菜肴不宜頻繁、大量食用。

  2.在外就餐或訂外賣可要求商家少放糖或不放糖,以水或茶水佐餐,用新鮮水果代替餐後甜品。如選擇飲料,可選擇無糖、低糖或小包裝飲料。

  3.如有控糖需求,可在烹飪時酌情使用甜味劑。

  選購含糖食品要會(hui) 看標簽

  小心比較隱蔽的添加糖

  加工食品不是中國居民攝入糖的主要來源,但隨著預包裝食品的消費日益增加,通過加工食品攝入的添加糖應引起重視。建議公眾(zhong) 選擇預包裝食品時查看食品配料表和營養(yang) 標簽,智慧選擇適合的產(chan) 品。

  食品配料排序靠前意味著含量較高,其中糖除了白砂糖、蔗糖、糖漿,比較隱蔽的形式還有蜂蜜、濃縮果汁等,同時添加多種含糖配料可能會(hui) 使其排名靠後。

  營養(yang) 標簽中的“NRV%”代表食品中營養(yang) 素含量占每日建議量的比值,是選購食品的重要參考。但在估算時,要注意看營養(yang) 標簽是以“每100克”(或每100毫升)還是以“每份”計,有時一個(ge) 食品包裝不止一份。

  有控糖需求的人群在同類產(chan) 品中優(you) 先選擇糖含量低的,或標注“低糖”“無糖”的產(chan) 品。通過選擇小包裝、小分量產(chan) 品,也有助於(yu) 控製能量攝入。(記者 雷若彤)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