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實之筆樸實之語書寫英雄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的嶄新藍圖,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在文化界引起熱烈反響。從(cong) 今日起,“文藝創作談”欄目將推出一係列文章,邀請文化界人士結合二十大精神分享經驗,暢談設想,展現文化文藝工作者邁向新時代新征程的信心與(yu) 力量。
——編 者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
電視劇是反映社會(hui) 生活的藝術形式,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去感動人,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傳(chuan) 遞思想和價(jia) 值。去年,我和毛衛寧、沈嚴(yan) 、林楠、楊文軍(jun) 、康洪雷、閻建鋼、楊陽7位導演拍攝的電視劇《功勳》播出後,獲得廣大觀眾(zhong) 的喜愛和好評,很多人被劇中人物所感動,受到了激勵和鼓舞。
《功勳》講述的是第一批獲得共和國勳章的8位功勳人物的故事。用電視劇的形式表現英模人物,在創作上難度很大,對我們(men) 來說也是一次新的嚐試,極富挑戰性。
8位功勳人物中有些是我們(men) 比較熟悉的,有些還比較陌生。為(wei) 了講好故事,塑造好人物,在劇本創作伊始,我們(men) 就強調一定要有“下生活”這個(ge) 環節,必須紮根生活、深入生活,做調查研究,這樣劇本才能更生動。這部劇中,幾乎每個(ge) 單元的主創都曾拜訪功勳人物本人。我們(men) 深入功勳人物的家庭、工作場景采訪調研,拿到一手資料。他們(men) 的事跡感動著我們(men) ,升華了我們(men) 的思想,成為(wei) 創作的源頭活水。
例如,2019年,毛衛寧導演前往廣西,見到了91歲高齡的李延年。老英雄對犧牲的戰友們(men) 的懷念,讓毛衛寧記憶深刻。這也讓毛衛寧和編劇劉戈建堅定了《能文能武李延年》不能僅(jin) 僅(jin) 寫(xie) 李延年在戰場上的功績,還要寫(xie) 李延年和他的戰友們(men) 的深厚情感。因此劇中最終呈現了懦弱卻有情有義(yi) 的“逃兵”小安東(dong) 、看似貪生怕死卻在關(guan) 鍵時刻隻身進入敵軍(jun) 坦克的羅厚財、誤踩地雷而英勇犧牲的李源……這些都是李延年惦念的戰友們(men) 的形象。
因為(wei) 真實,落筆之處就會(hui) 動情。有別於(yu) 其他現實主義(yi) 劇目的創作,《功勳》表現人物的方式大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戲劇張力”,編劇更多是將“真實挖掘”做到極致。今天,人們(men) 對英雄的認知比以前更寬泛,比如,英雄不僅(jin) 是重大革命曆史事件中的人物,也可以是默默耕耘的凡人,但他們(men) 在時代和人民需要之時,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英雄、功勳、楷模絕非“不食人間煙火”,他們(men) 有著生而為(wei) 人的普遍情感,也有著能成就功勳事業(ye) 的特質,比如堅韌不拔的精神、迎難而上的勇氣,這是人類共同向往的崇高品質。所以,我們(men) 不追求英模的“高大上”“偉(wei) 光正”,而是把他們(men) 當作真正的“人”來寫(xie) 、來拍,找到他們(men) 最寶貴、最閃光的地方,濃墨重彩地去寫(xie) 他們(men) 成為(wei) 功勳人物的過程,寫(xie) 他們(men) 的人生,寫(xie) 他們(men) 的精神、境界和努力。
在授勳的時候,曾有三個(ge) 詞評價(jia) 功勳人物們(men) :忠誠、樸實、執著。這也是劇中人的靈魂。我們(men) 有意識地細致描摹英雄人物的平凡之處、普通人的崇高人格,讓觀眾(zhong) 喜歡看,願意投入情感。同時,集中筆墨寫(xie) 功勳人物的“高光時刻”,讓觀眾(zhong) 讀懂功勳人物的卓越所在,讀懂英雄人物的時代價(jia) 值。我們(men) 不追求為(wei) 每個(ge) 功勳人物寫(xie) 一部長篇傳(chuan) 記,而是截取他們(men) 人生最華彩的一部分,做到主題突出、結構精致、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緊湊。每個(ge) 功勳人物的故事以6集為(wei) 限,既給每個(ge) 故事留有足夠的創作空間,又相對獨立;既追求分組故事風格各異,又實現整體(ti) 的統一融合。
現實主義(yi) 是《功勳》的總體(ti) 基調。概括地講,第一是真實,用畫麵和故事準確還原那個(ge) 年代的真實生活;第二是樸實,用樸實的情感、樸實的藝術語言表現樸實的功勳人物;第三是平視,用平視的眼光去發現功勳人物平凡中的不平凡,表現他們(men) 不平凡中的平凡。每一位功勳人物的事跡和貢獻,必然與(yu) 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guan) ,脫離時代塑造人物,觀眾(zhong) 會(hui) 感覺不真實、有隔閡。真實還原,涉及製作上的方方麵麵、點點滴滴,包括服裝、道具、美術、置景都要力求逼真,比如導彈都是按照1∶1的模型做出來的,細節非常準確。我們(men) 甚至要求各單元的小角色、群眾(zhong) 演員不能重複出現。細節真實可以帶來情節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人物是真實的,故事也是真實的,但細節不真實,觀眾(zhong) 就不會(hui) 相信。細節刻畫,考驗的是創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yu) 感悟、對靈感的捕捉和把控,尤見藝術功力。
在英模題材電視劇創作上,《功勳》是一次成功的嚐試。無論是在創作中還是在拍攝中,我們(men) 始終約定:把功勳人物還原成普通人來拍,忠於(yu) 他們(men) 生而為(wei) 人的情感,也忠於(yu) 時代真實的邏輯。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部劇傳(chuan) 遞出功勳人物的精神力量,激勵更多年輕人以才智報國,把英雄們(men) 的偉(wei) 大精神不斷傳(chuan) 承下去。
(作者:鄭曉龍,係導演、編劇、出品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