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在京舉行

發布時間:2022-11-21 10:0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11月20日晚,由中國作家協會(hui) 等主辦的“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在北京舉(ju) 行,各獎項獲獎者先後登台,分享文學創作之路上的故事。

  魯迅文學獎創立於(yu) 1997年,每四年評選一次,共設有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雜文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文學翻譯獎7大類獎項,是體(ti) 現國家榮譽的重要文學獎之一。本屆評獎共有1610篇(部)作品符合參評條件,比上一屆增加了238篇(部),最終各評獎委員會(hui) 共評選出了7個(ge) 門類的35篇(部)獲獎作品,獲獎作品勾勒出從(cong) 時代英雄到平凡奮鬥者的人物群像,折射出不同時代閃亮的精神圖譜。

  這屆參評作品中的中篇小說,精神飽滿度高,思想容量和藝術容量大。獲獎的王鬆、王凱、艾偉(wei) 、索南才讓、葛亮等5位作家,分布於(yu) 不同年齡段,有專(zhuan) 業(ye) 作家,也有軍(jun) 人和自由職業(ye) 者。尤其是葛亮作為(wei) 第一位得獎的香港作家,可謂是本屆一大亮點。《紅駱駝》致敬核工業(ye) 事業(ye) 中的無名英雄,有正大之氣;《荒野步槍手》以節製明快的語言塑造了當代軍(jun) 人的個(ge) 性形象;《過往》以其獨有的故事張力詮釋了人性的美德和寬恕的力量;《荒原上》粗糲有力地展示了青春和生命的新鮮質地;《飛發》通過日常生活史的考證寫(xie) 出了個(ge) 人命運與(yu) 香港的精神風貌。

  286部參評的短篇小說(含小小說)內(nei) 容上題材多樣、涵蓋豐(feng) 富,藝術上百花齊放、萬(wan) 馬奔騰,本次獲獎的劉建東(dong) 、張者、鍾求是、董夏青青、蔡東(dong) 5位作家,既有秉筆直書(shu) 的現實主義(yi) 觀照,也有奔放的浪漫主義(yi) 抒懷,更有對藝術方法與(yu) 表現形式的大膽探索與(yu) 實踐。隊伍結構上,老一代作家寶刀不老,目光更加犀利、思考更加深邃、筆力更加嫻熟,中年一代風采依舊、筆耕不輟,年輕一代大步登上文壇,帶來一股清新怡人的新風。

  報告文學作家們(men) 敏銳地理解和書(shu) 寫(xie) 豐(feng) 富多彩的現實,在呈現時代精神、展示大國風範的同時,兼具人文關(guan) 懷、文化思考與(yu) 深度的精神挖掘。從(cong) 338部參評作品中,可以窺見這屆報告文學參評作品“多、新、深、美”的鮮明刻度。“多”既指題材的廣泛,也指表現方式的多樣,建黨(dang) 百年、脫貧攻堅、航天科技、時代英模等諸多題材繁花錦簇。“新”是指視角的新鮮程度,作家們(men) 在現實題材中找到了新視角,在曆史話題中有了新發現。“深”是指作家的思想深度與(yu) 認識高度,在主旋律的曲調中,配出更為(wei) 豐(feng) 富的“和聲”,展現出激情之外的理性與(yu) 見識。“美”是指作品的文學性,不少參選作品語言、敘事、結構上新穎獨到,展現出報告文學的獨特品質。

  參評的219部詩集,無論是體(ti) 現“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還是在詩歌藝術的探索創新方麵,詩人們(men) 的努力可圈可點。劉笑偉(wei) 的《歲月青銅》有著飽滿的家國情懷,彈奏出了新時代雄渾大氣的旋律。陳人傑的《山海間》以富有靈性的筆觸,呈現出西部的神奇自然景觀以及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韓東(dong) 的《奇跡》在精湛的淬煉中有了更多生活的溫度。路也的《天空下》將對現實的細微體(ti) 察與(yu) 遊曆大千世界的感悟融於(yu) 一體(ti) ,語言把握曠達開闊。臧棣的《詩歌植物學》格物致知,在身邊所見的植物中深入發掘著詩意和美學。

  共有237部作品參評散文雜文獎,自然書(shu) 寫(xie) 、曆史敘述與(yu) 鄉(xiang) 土關(guan) 懷是本次參評作品體(ti) 現出的三大趨勢。參評作品或探索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筆觸涉及牧場森林、高山大海、草原大湖,關(guan) 注草木魚蟲乃至自然萬(wan) 物,也將目光投向非遺保護和民間工藝;或涉及各曆史時期與(yu) 地域,眼界開闊、風格各異,將複雜的史料與(yu) 散文雜文獨特的文學性相結合,強調以曆史情境燭照文化心靈;或追索故鄉(xiang) 回憶,審視鄉(xiang) 土現實,關(guan) 心鄉(xiang) 村教育,思考鄉(xiang) 土現代化,將個(ge) 人生命情感融匯於(yu) 山河故人的獨特體(ti) 驗中,彰顯強烈的人文情懷。

  文學理論評論參評作品共161篇(部),“50後”“60後”“70後”“80後”各代際評論家悉數登場亮相,作家作品論和文學現象研究占據強勢地位,如張莉的《小說風景》、張學昕的《中國當代小說八論》、郜元寶的《編年史和全景圖——細讀<平凡的世界>》等,同時詩歌、報告文學、網絡文學、戲劇等其他文體(ti) 均有涉及。

  文學翻譯獎的參評作品,在語種、體(ti) 裁、譯者年齡分布上,均體(ti) 現出了很強的包容性和多樣性。青年學者許小凡專(zhuan) 攻艾略特,翻譯的戈登《T.S.艾略特傳(chuan) :不完美的一生》這部鴻篇巨製,全麵呈現了這位詩人、思想家的生活曆程和複雜內(nei) 心;德裏克·沃爾科特的《奧麥羅斯》采用現代罕見的史詩體(ti) ,譯者楊鐵軍(jun) 將全書(shu) 翻譯得回腸蕩氣、引人入勝;陳方翻譯的《我的孩子們(men) 》是俄羅斯女作家雅辛娜的長篇力作,譯者以女性的細膩,充分傳(chuan) 遞了原作的韻味;日本作家藤澤周平的《小說周邊》娓娓道來,充滿沉靜和智慧,竺祖慈的譯筆老道傳(chuan) 神,可謂達到了與(yu) 作者相同的心境;阿拉伯語翻譯家薛慶國長期從(cong) 事阿拉伯語文學研究,用優(you) 美簡潔的語言,將阿多尼斯充滿智慧與(yu) 想象的詩集《風的作品之目錄》獻給中國讀者,讀來直入人心。

  為(wei) 開辟文學新境界、拓展文學新空間,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作品真正進入人民大眾(zhong) 視野範圍之內(nei) ,中國作家協會(hui) 從(cong) 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開始,全新打造“中國文學盛典·魯迅文學獎之夜”,推動形成以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全國優(you) 秀兒(er) 童文學獎四大文學獎項為(wei) 核心的“中國文學盛典”,以隆重典雅、形態豐(feng) 富、傳(chuan) 播力強的大型文學主題盛會(hui) ,表彰具有最高榮譽的國家級文學獎項,力求把“中國文學盛典”打造成新時代文學發展的閃亮名片,向文學致敬、向作家致敬、向時代與(yu) 讀者致敬。

  (總台央視記者 裴斐 俞悅 韓文暘 邱新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