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球發展倡議助推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

發布時間:2022-11-29 10:10:00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

  作者:陳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知識中心副研究員)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正麵臨(lin) 著貧困和不平等、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和生態惡化、網絡安全和人工智能監管等一係列重大挑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多個(ge) 領域落實進展緩慢。麵對共同挑戰,中國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並將工業(ye) 化作為(wei) 八大重點合作領域之一,為(wei) 凝聚促進發展的國際共識和推進全球發展合作指明了方向。

  曆史經驗表明,工業(ye) 化是強國富民的重要路徑,也是全球經濟持續繁榮的關(guan) 鍵動力。認清發展中國家當前工業(ye) 化麵臨(lin) 的機遇與(yu) 挑戰,剖析全球發展倡議根植的理念和實踐,探索全球合作助推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進程的可行方式,對於(yu) 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yi) 。

  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麵臨(lin) 的機遇與(yu) 挑戰

  工業(ye) 化需要策略性地組合各類資源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並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斷動態調整。當前,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具備多種有利條件,但同時也麵臨(lin) 諸多不利因素,需要運用辯證思維加以認識,積極應對全球機遇與(yu) 挑戰。

  一方麵,發展中國家具備數字變革紅利、綠色增長契機和全球分工合作等多種有利條件。在數字經濟環境下,發展中國家可以以更低成本、更加便利地學習(xi) 各類產(chan) 業(ye) 知識、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商業(ye) 模式、服務廣大的全球市場,還具有利用技術變軌實現“換道超車”的可能。隨著綠色發展日益成為(wei) 全球共識,綠色產(chan) 業(ye)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能源開發利用取得突破性進展,傳(chuan) 統能源束縛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全球產(chan) 業(ye) 鏈縱深發展推動了國際分工細化和跨國產(chan) 業(ye) 轉移,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you) 勢,嵌入全球的生產(chan) 網絡、貿易體(ti) 係和價(jia) 值鏈,不斷鍛造和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

  另一方麵,發展中國家麵對著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變化、生態環保約束趨緊、全球產(chan) 業(ye) 格局調整等諸多不利因素。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推進,智能機器在不少製造工序中逐步替代人工,普通勞動力數量和價(jia) 格的重要性相對下降,高技能勞動力和數據要素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you) 勢被弱化。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的願景下,發展中國家作為(wei) 當前全球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體(ti) ,麵臨(lin) 日益緊迫的節能減排形勢,承受工業(ye) 化轉型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巨大壓力。近年來,全球貿易和跨國投資持續低迷,全球工業(ye) 就業(ye) 人口比重連續下降,發達國家再工業(ye) 化推動製造業(ye) 回流,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全球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長期趨向本地化和區域化,發展中國家麵對的全球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更為(wei) 複雜激烈。

  中國工業(ye) 化的理念與(yu) 實踐

  全球發展倡議深深根植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wei) 大實踐,既借鑒了世界各國工業(ye) 發展的曆史經驗,又凝結了推進工業(ye) 現代化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wei) 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提供了理念和行動的重要參考。

  高度重視工業(ye) 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為(wei) 持續深化工業(ye) 發展創造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將工業(ye) 化普遍規律和具體(ti) 實際相結合,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工業(ye) 化道路。通過工業(ye) 化拉動經濟增長、創造優(you) 質就業(ye) 、驅動技術創新、推動社會(hui) 轉型,實現立國興(xing) 國強國富國的發展目標。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始終把人民利益作為(wei) 工業(ye) 發展的價(jia) 值導向。發揮人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產(chan) 業(ye) ,處理好產(chan) 業(ye) 升級與(yu) 擴大就業(ye) 的關(guan) 係。推動工業(ye) 化和城鎮化協調發展,促進區域和城鄉(xiang) 均衡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的全麵發展。

  將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協同配合,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實現生產(chan) 要素優(you) 化配置與(yu) 合理流動,促進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基於(yu) 工業(ye) 化發展階段,采取適宜的產(chan) 業(ye) 政策,促進技術創新及其應用,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將自力更生和開放合作有機統一,既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又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充分發揮比較優(you) 勢,積極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體(ti) 係,吸收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為(wei) 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重視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chan) 業(ye) 根植性,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韌性和持續競爭(zheng) 力。

  攜手推進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進程

  各方應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為(wei) 契機,幫助發展中國家因地製宜、因勢利導發展產(chan) 業(ye) ,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傳(chuan) 統工業(ye) 化模式向包容可持續工業(ye) 化方式轉變。

  一是要加強產(chan) 業(ye) 政策交流對接,支持發展中國家因地製宜充分發揮比較優(you) 勢。要加強宏觀產(chan) 業(ye) 政策協調,為(wei) 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營造良好的國際製度和政策環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製定產(chan) 業(ye) 政策的能力,立足本國國情、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根據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精心選擇並重點發展符合比較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客觀評估本國產(chan) 業(ye) 在區域產(chan) 業(ye) 網絡和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角色,動態分析產(chan) 業(ye) 發展的優(you) 勢和劣勢,找準產(chan) 業(ye) 分工定位和升級方向,形成更可持續和更有韌性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

  二是要加強新型工業(ye) 化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因勢利導激活強化後發優(you) 勢。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移力度,深化製造業(ye) 跨國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工業(ye) 製造能力。把握新工業(ye) 革命機遇,開展人力資源培訓與(yu) 開發,提升發展中國家企業(ye) 和勞動力適應新技術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能力,鼓勵企業(ye) 以新技術、新工藝、新商業(ye) 模式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積極開展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更好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價(jia) 值鏈。

    三是要調動各方資源投入,推動各類機製和平台下的工業(ye) 化合作協同增效。支持聯合國工業(ye) 發展組織發揮應有作用,推動和加速發展中國家工業(ye) 發展進程。充分發揮世界銀行、新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作用,為(wei) 發展中國家工業(ye) 化提供知識分享和項目融資等支持。發揮好金磚國家新工業(ye) 革命夥(huo) 伴關(guan) 係等新興(xing) 合作機製作用,實現優(you) 勢互補和經驗互鑒。促進全球發展倡議與(yu) 各地區工業(ye) 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協同增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