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中國方案
作者:許玲(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楊蕾(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副教授)
作為(wei) 發展職業(ye) 教育的第一資源,教師是支撐新時代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的關(guan) 鍵力量。探索職業(ye) 教育教師“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是職教師資隊伍高質量發展與(yu) 職業(ye) 教育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2022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出台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這是我國職教師資隊伍建設進程中裏程碑式的政策,是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wei) 我國職業(ye) 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主要特征
一是係統性。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的建立和形成,是一個(ge) 國家職業(ye) 教育體(ti) 製成熟和完善的標誌之一。國家層麵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出台,既凸顯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又契合了我國現代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化與(yu) 係統化的建設方向,標誌著我國現代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建設朝著更加體(ti) 係化與(yu) 係統化的方向邁進。
二是規範性。1995年國家教委頒布《關(guan) 於(yu) 開啟建設示範性職業(ye) 大學工作的通知》,正式將“雙師型”教師納入國家政策框架。20餘(yu) 年來,理論與(yu) 實務界對“雙師型”教師的內(nei) 涵進行諸多有益探索,但直到標準出台之前,在理論與(yu) 實踐層麵仍存在諸多分歧。並且,由於(yu) 缺乏國家統一的標準和規範,各省份在認定對象、認定條件和認定程序等方麵仍存在較大差異,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流動,影響了職業(ye) 教育師資隊伍的質量提升。國家層麵“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出台是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裏程碑事件,國家標準的確立,既為(wei) 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基本準則,也為(wei) 職教師資的質量評價(jia) 提供了有效依據,標誌著我國職教師資隊伍建設走向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道路。
三是引領性。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教師、課程、教材、教學、實習(xi) 實訓、信息化、安全等國家職業(ye) 教育標準,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出台更高要求的地方標準,支持行業(ye) 組織、龍頭企業(ye) 參與(yu) 製定標準”。因此,“雙師型”教師的國家標準側(ce) 重於(yu) 宏觀規製與(yu) 底線標準,目的是通過方向指引與(yu) 政策留白,鼓勵各級政府、行業(ye) 協會(hui) 與(yu) 職業(ye) 院校因地製宜、開放創新,製定符合地緣特點、行業(ye) 特色的地方標準和實施細則,打造統一性和多樣性和諧共生的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標準體(ti) 係,推動“雙師型”教師標準從(cong) 國家話語到本土行動漸進生發。
四是包容性。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區域之間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較大,職業(ye) 教育形態也十分豐(feng) 富,因此,職業(ye) 教育教師來源也具有多樣性、複雜性的特點。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國家標準認定對象的範圍十分廣泛:學校層次上包括中職、高職與(yu) 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的教師;學校類型上包括教育序列的普通職業(ye) 技術學校和勞動序列的技工學校的教師;專(zhuan) 業(ye) 結構上涵蓋19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97個(ge) 專(zhuan) 業(ye) 類、1349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教師;師資來源上包括學校專(zhuan) 任教師和企業(ye) 兼任導師;區域上覆蓋東(dong) 西南北、發達與(yu) 欠發達地區。可見,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的國家標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它兼容全範圍、全口徑、各專(zhuan) 業(ye) 、各類型的職業(ye) 教育教師,目的是匯集各方資源,為(wei) 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用好標準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第一,關(guan) 注標準的係統性,加快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建設。現代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最關(guan) 鍵的特征是係統性與(yu) 協同性。這在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標準建設過程中,一方麵體(ti) 現為(wei) 國家標準與(yu) 各級各類“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互洽與(yu) 銜接,另一方麵體(ti) 現為(wei) “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與(yu) 專(zhuan) 業(ye) 教學、課程教材、實習(xi) 實訓等職業(ye) 教育發展要素的相互支撐。未來,應進一步加快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標準體(ti) 係建設,圍繞職教師資、專(zhuan) 業(ye) 建設等職業(ye) 教育發展的核心要素,以質量提升、特色發展為(wei) 主線,形成一整套相互支撐、功能各異而又銜接有序的標準體(ti) 係。
第二,強化標準的規範性,推動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質量管理的常態化。通過國家統一的標準體(ti) 係,將職業(ye) 教育師資隊伍質量評價(jia) 和教師輪訓製度納入規範化與(yu) 常態化管理,引導和促進職業(ye) 院校教師跟蹤產(chan) 業(ye) 發展、行業(ye) 需求和職業(ye) 崗位的前沿變化,德技並修、知行合一,不斷提升理論素養(yang) 與(yu) 實踐技能。這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升職業(ye) 教育教師對專(zhuan) 業(ye) 適配、產(chan) 業(ye) 升級的響應速度,從(cong) 整體(ti) 上提高職教師資隊伍的質量,還有利於(yu) 增強職業(ye) 教育的適應性,彰顯職業(ye) 教育的辦學特色。
第三,發揮標準的引領性,完善層級分明、區域適切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體(ti) 係。國家層麵的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是指導全國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強製性底線標準;地方政府需要基於(yu) 國家標準,因地製宜、開放創新,製定符合地域特點的地方標準;職業(ye) 院校應當以國家標準與(yu) 地方標準為(wei) 準繩,製定既高於(yu) 基本標準又體(ti) 現自身水平的院校標準;行業(ye) 企業(ye) 根據行業(ye) 特色與(yu) 工作場景,製定相應的推薦標準;形成國家、地方、院校縱向分層,強製標準和推薦標準協調有序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體(ti) 係。
第四,彰顯標準的包容性,吸引各行各業(ye) 的優(you) 秀人才為(wei) 職業(ye) 教育發展貢獻力量。為(wei) 了兼容我國職業(ye) 教育教師的差異和特點,國家標準側(ce) 重於(yu) 規製職教“雙師型”教師的共性能力。在具體(ti) 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院校可根據專(zhuan) 業(ye) 門類和崗位需求對標準進行細化,如德國對實訓教師的資格認定方麵已細化到不同專(zhuan) 業(ye) ,專(zhuan) 業(ye) 領域不同,則標準不同。此外,對於(yu) 專(zhuan) 職教師和兼職教師應分別製定不同的認證標準,如增設選擇性證書(shu) 、臨(lin) 時教師資格證書(shu) 等,吸引各行各業(ye) 的優(you) 秀人才加入職業(ye) 教育,為(wei) 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 責編:趙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