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綠色化轉型,引領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聚焦·關注企業技術改造③)

發布時間:2022-12-01 09:27:00來源: 人民日報

  今年1—9月,內(nei) 蒙古包頭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7%

  綠色化轉型,引領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經濟聚焦·關(guan) 注企業(ye) 技術改造③)

  本報記者 張 棖

  核心閱讀

  近年來,內(nei) 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大力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新增長極,淘汰落後產(chan) 能,化解過剩產(chan) 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進工業(ye) 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通過技術改造,當地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實現了節能降耗、產(chan) 能提升,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進入內(nei) 蒙古自治區包頭鋼鐵集團包鋼股份薄板坯連鑄連軋廠,隻見寬敞的廠區內(nei) 一派忙碌。不遠處,5根高聳的煙囪格外顯眼,離近時卻未發現有煙氣從(cong) 中排出,讓人不免心生好奇。

  不多時,記者來到一處廠房邊,門口牌子上寫(xie) 著“餘(yu) 熱綜合能源站”。走進廠房,2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nei) 擺放著4套正在運行的設備。“通過技術改造升級,我們(men) 如今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這4套設備能夠回收利用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廢氣,實現冷熱電三聯供。”工廠能源主管趙園龍說。

  近年來,包頭市淘汰落後產(chan) 能,化解過剩產(chan) 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進工業(ye) 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引入回收設備,實現煙氣循環利用

  “我們(men) 廠主要生產(chan) 建築結構用鋼板,擁有一台五段輥底式加熱爐,會(hui) 產(chan) 生大量400至600攝氏度的煙氣。”趙園龍說。幾年前,煙氣經過處理後會(hui) 直接從(cong) 煙囪排到大氣中,雖然排放的各項指標合格,但溫度無法降低,既浪費熱量又對環境有影響。

  由於(yu) 煙氣回收改造難度大、回收成本高且利潤低,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解決(jue) 方法。3年前,通過政府牽線搭橋,工廠與(yu) 一家技術服務公司合作,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對方負責設備投資、運營管理,對工業(ye) 廢氣進行高效合理利用,發電、製冷、供熱等能源效益按比例分成,10年後設備及運營歸包鋼集團所有。項目投資4600萬(wan) 元,於(yu) 2020年12月建成投用。

  “這套汽輪發電機能夠有效利用煙氣進行發電。”能源站設備運行主管王如坤指向一台設備說,“通過技術改造,我們(men) 將供熱段產(chan) 生的煙氣全部收集到餘(yu) 熱鍋爐中,產(chan) 生過熱蒸汽,再通過主管道進入餘(yu) 熱能源站,推動汽輪發電機進行發電,實現了煙氣零排放。”

  與(yu) 此同時,汽輪發電機發電後冷凝出的水,通過凝汽器進入熱水井,經過凝結水泵、除氧器、給水泵等,再次返回餘(yu) 熱鍋爐,為(wei) 汽輪機發電補水。“這樣就實現了水循環利用,能節省60%的用水。”王如坤說。

  整個(ge) 鋼廠在煉鋼轉爐中排放的飽和蒸汽,原設計為(wei) 外送至企業(ye) 外部蒸汽環網。“由於(yu) 飽和蒸汽含水量大、壓力波動大,常常產(chan) 生水錘效應,衝(chong) 擊力過大使得管道容易爆裂,加之輸送距離較遠,最終無法有效利用,隻能無奈排掉。”包鋼集團節能環保中心主管程向東(dong) 說。

  如今,這些飽和蒸汽在餘(yu) 熱能源站經過不同設備處理,產(chan) 生了發電、製冷、供熱3種效果。據統計,整座餘(yu) 熱能源站年淨發電量3720萬(wan) 千瓦時,年供熱量5萬(wan) 吉焦以上,年減少碳排放4萬(wan) 噸以上。

  “這些年我們(men) 壓縮煉鐵產(chan) 能133萬(wan) 噸,在汙染防治、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麵投入資金超150億(yi) 元,每年減少煙粉塵排放量約28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57噸。”程向東(dong) 說。

  優(you) 化流程升級產(chan) 品,助力能耗持續下降

  走進包頭美科矽能源有限公司的二期廠房,幾十座八九米高的銀灰色單晶爐映入眼簾,半圓形爐座上的直拉頭不停旋轉,爐中的高純度多晶矽料被加熱熔化後,一點點結晶成幾米高的圓柱體(ti) 單晶矽棒。

  移步加工車間,在全自動機械的操作下,一根根單晶矽棒經過截斷、開方、磨麵、倒角、清洗等工藝,變為(wei) 一塊塊長方體(ti) 單晶矽棒。隨後,這些矽棒將被運往位於(yu) 江蘇的公司總部,切片成方形的單晶矽片,用於(yu) 製作太陽能光伏板。

  “2019年4月我們(men) 開工投產(chan) 時,生產(chan) 一公斤圓棒需消耗26千瓦時電,一年用水量達50萬(wan) 噸。”公司副總經理李明政說。據了解,完成一根單晶矽圓棒需50小時左右,一座單晶爐可以同時生產(chan) 八九根棒,加上後續加工,耗電、耗水量都不少。

  為(wei) 此,企業(ye) 不斷探索技術創新,對電加熱等環節持續升級改造,並循環利用含矽汙水。“現在生產(chan) 一公斤圓棒隻需消耗電量15—17千瓦時,每小時循環處理汙水500噸,循環利用率達92%以上,實現了節能降耗。”李明政說。

  來到包頭中車電機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分門別類地組裝一台台白色圓形底座。這些底座直徑達數米,是驅動草原、荒漠上巨大風機的永磁發電機。

  “企業(ye) 一直以生產(chan) 直驅永磁發電機為(wei) 主,近年來,隨著銅、磁鋼、矽鋼片等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生產(chan) 銷售麵臨(lin) 很大壓力。”企業(ye) 總經理蔡敏說。

  為(wei) 了改變這種情況,今年以來,企業(ye) 進行技術改造、產(chan) 品升級,轉為(wei) 以生產(chan) 半直驅永磁發電機為(wei) 主。與(yu) 相同功率的直驅發電機相比,原材料使用減少了近3/4,生產(chan) 成本大幅降低,產(chan) 品不僅(jin) 實現了輕量化,運輸和吊裝也更加方便。

  “設備單價(jia) 大幅降低後,風力發電機的整體(ti) 建造成本也將降低,能夠減輕風電平價(jia) 上網的壓力。我們(men) 今年的銷量預計能提升43%。”蔡敏說。

  據介紹,今年1—9月,包頭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7%。“包頭市積極推進工業(ye) 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全市累計擁有自治區級以上綠色園區7個(ge) 、綠色供應鏈3家、綠色工廠38家、綠色設計產(chan) 品37個(ge) 。”包頭市工信局副局長白國生說。

  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提高清潔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

  在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試車場上,一輛輛白色的新能源重型卡車整齊地並排停靠。如今,這些新能源重卡讓曾經生產(chan) 了30多年燃油重卡的北奔重汽實現了綠色發展。

  “我們(men) 於(yu) 2018年5月啟動新能源資質準入工作,在研發、製造、售後等方麵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並對現有技術、設備進行改造升級,難度很大。”北奔重汽新能源事業(ye) 部副總設計師張曉東(dong) 說。

  在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北奔重汽與(yu) 相關(guan) 科研院所、電池企業(ye) 等深入合作,探索試驗、生產(chan) 試用產(chan) 品。2019年6月,北奔重汽取得電動重卡生產(chan) 資質,並於(yu) 同年7月,首批交付18輛純電動自卸車。

  “企業(ye) 重點開發了智能駕駛和純電動自卸車、純電動牽引車等新能源車型,主要應用於(yu) 環評、幹線物流等領域。”張曉東(dong) 介紹,“截至目前,企業(ye) 的新能源重卡已在40餘(yu) 家鋼鐵企業(ye) 投入使用,總運營裏程超過1.5億(yi) 公裏。”

  北奔重汽還與(yu) 合作夥(huo) 伴在包頭西部陸港創新推出了“新能源+散改集”綠色低碳物流運輸模式,將電煤散貨運輸改為(wei) 集裝箱運輸,並在陸港園區內(nei) 采用新能源重卡,提高效率、減少擁堵、降塵、降噪聲。據統計,采用新模式後,陸港內(nei) 煤炭物流運輸效率提升約4倍,端到端運輸成本大幅降低,每年減少碳排放超50萬(wan) 噸。

  據了解,包頭市近年來大力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新增長極,重點打造稀土、現代裝備、光伏、風電等產(chan) 業(ye) 集群。“我們(men) 在大力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同時,不斷提高清潔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調整,促進各行業(ye) 走低碳發展的綠色道路。”白國生表示。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