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北京公開中軸線文化遺產“全景圖”

發布時間:2022-12-05 09: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羅鑫)合理劃定遺產(chan) 區及緩衝(chong) 區,精細評估遺產(chan) 保存狀態,保護修繕堅持最小幹預,係統展示闡釋悠久曆史和多元文化……北京市文物局日前公示《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聽取公眾(zhong) 意見,公示期至12月24日。

  北京中軸線北端為(wei) 鍾鼓樓,向南經過萬(wan) 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nong) 壇東(dong) 西對稱布局於(yu) 兩(liang) 側(ce) 。北京中軸線曆經逾7個(ge) 世紀曆史演進而延續至今,持續影響城市發展。

  規劃以“突出遺產(chan) 價(jia) 值、突出整體(ti) 保護、堅持有效利用、堅持可持續發展”為(wei) 原則,確保遺產(chan) 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對北京中軸線及其環境實施全要素保護和全過程保護,帶動北京老城整體(ti) 保護與(yu) 複興(xing) ;在妥善保護前提下,通過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展示並發揮遺產(chan) 價(jia) 值,促進曆史文化與(yu) 現代生活融合。

  規劃明確,北京中軸線遺產(chan) 區包含承載遺產(chan) 價(jia) 值的全部構成要素,以及構成要素之間必要的連接區域。主要依據曆史城牆或者圍牆邊界、道路中心線、河道外側(ce) 堤腳線等界劃,總麵積約5.9平方公裏。緩衝(chong) 區包含位於(yu) 遺產(chan) 區周邊且與(yu) 北京中軸線形成和發展聯係緊密的區域。主要依據道路中心線、河道外側(ce) 堤腳線界劃,總麵積約45.4平方公裏。

  規劃提出,結合遺產(chan) 特征製定覆蓋全要素的保護管理措施。具體(ti) 來說,針對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禮儀(yi) 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居中道路遺存,與(yu) 現代公共建築和公共空間的不同特征,分類製定保護管理措施。烘托北京中軸線空間統領作用,重點對與(yu) 北京中軸線相關(guan) 的景觀視廊、城市天際線、曆史城廓、曆史街巷、城市標誌物等製定保護管理措施。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是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chan) 的必備材料之一,是有效保護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an) 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內(nei) 在要求。經批準後,該規劃將成為(wei) 指導北京中軸線保護、展示、利用、檢測、研究等的基本依據。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