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完成水稻全生命周期空間培養實驗

發布時間:2022-12-06 09: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科技前沿】

  光明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齊芳從(cong) 中國科學院獲悉,12月4日,隨艙下行的載人空間站第三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在著陸場交付空間應用係統,於(yu) 5日淩晨返回北京,在順利運抵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yu) 技術中心後交給相關(guan) 實驗科學家。

  據介紹,返回的樣品包括3個(ge) 生物樣品冷包和1個(ge) 無容器樣品袋,3個(ge) 生物樣品冷包裝載的是水稻和擬南芥的實驗樣品,無容器樣品袋中為(wei) 4盒無容器材料實驗樣品。

  其中,水稻和擬南芥種子經曆了120天的空間培育生長,完成了從(cong) 種子到種子的發育全過程,是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水稻種子。目前,返回水稻和擬南芥樣品一部分已做固定處理,水稻種子將帶回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實驗室繼續培養(yang) 。科學家將對返回樣品進行分子生物學、細胞學和代謝等相關(guan) 分析,通過檢測及分析研究,解析空間微重力對於(yu) 擬南芥和水稻作用的規律和分子基礎,為(wei) 進一步創製適應空間環境的作物和開發利用空間微重力環境資源提供理論依據。

  我國空間站搭載的無容器材料實驗櫃是國內(nei) 首個(ge) 、國際上第二台在軌成功運行的同類實驗設施,到目前為(wei) 止已實現在軌穩定運行590餘(yu) 天,順利完成了7盒材料樣品在軌實驗,成功加熱樣品73顆。通過長期在軌實驗,空間應用係統突破並掌握了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獲取了大量重要的科學數據,揭示了一批空間實驗新現象,並通過地麵分析研究,產(chan) 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多篇論文在相關(guan) 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據介紹,科學家將繼續加快開展新型金屬合金深過冷凝固過程研究和熱物性參數測量,以獲得地麵高性能製備工藝關(guan) 鍵條件,指導地麵新材料製備。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