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國生態係統保護取得哪些成果?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定義(yi) ,生物多樣性是指各種生物之間的變異性和多樣性。其實通俗來講,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以及它們(men) 的生存環境的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既包括了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也包括它們(men) 的全部基因,還包括它們(men) 所處的各式各樣的生態係統。它們(men) 越豐(feng) 富、越多樣,地球就越生機盎然。
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說是全人類共同的任務。近年來,我國在森林、濕地、海洋這幾大生態係統的保護取得了哪些成果?
森林方麵,我國一貫高度重視森林生態的保護和修複。通過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修複,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過去10年,中國森林資源增長麵積超過7000萬(wan) 公頃,居全球首位。生物遺傳(chuan) 資源的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各類自然保護地總數量超過1萬(wan) 處,約占國土麵積的18%。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係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了有效保護。
濕地方麵,中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feng) 富的國家之一,濕地麵積占世界濕地的10%,居於(yu) 亞(ya) 洲第一、世界第四。近年來,中央財政投入近百億(yi) 元,濕地保護初見成效。截至目前,中國已建立901處國家濕地公園和眾(zhong) 多濕地保護小區,有效保護了240萬(wan) 公頃濕地。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對濕地保護進行專(zhuan) 門立法,中國是全球第二個(ge) 國家。
海洋方麵,近年來,我國嚴(yan) 格管控圍填海,推進海域、海島、海岸線和濱海濕地生態修複,建立起以自然保護區和海洋公園為(wei) 主的海洋生物保護體(ti) 係。我國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均已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範圍。
1.8萬(wan) 公裏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wan) 公裏的海島海岸線上,每年繁育、遷徙和越冬的水鳥已經達到240多種,全球候鳥遷飛通道中有4條途經我國。目前我國已記錄海洋生物28661種,約占全球海洋物種數的13%,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珍稀瀕危海洋野生動物116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