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衛生領域麵臨“人才荒”,短板要早補
作者:朱昌俊
“全球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過去幾十年一直在增加。到今年,全球精神疾病(覆蓋麵)已經超過了10億(yi) 人。”在近日舉(ju) 行的第二屆世界衛生健康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給出這樣一組數字。在精神疾病多發的背景下,精神衛生領域“人才荒”的問題日漸凸顯。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精神科醫生數量達6.4萬(wan) 人,隻占全國醫師數量(428.7萬(wan) 人)的1.49%。
從(cong) 這些年學界和醫療行業(ye) 的發聲來看,日益增長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療需求與(yu) 相關(guan) 醫療資源不足的矛盾,很早之前就存在了。有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共有精神科執業(ye) (助理)醫師僅(jin) 5萬(wan) 餘(yu) 人,缺口超10萬(wan) 人。近兩(liang) 年,有數據統計,全球新增超過7000萬(wan) 抑鬱症患者,9000萬(wan) 焦慮症患者,數億(yi) 人出現睡眠障礙等問題,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需求進一步顯現,強化相關(guan) 醫療資源和人才供給,更顯必要性和緊迫性。
按照專(zhuan) 業(ye) 人士的看法,精神科是內(nei) 科分支中最難的學科之一。鑒別診斷複雜(要首先排除多種器質性病變),標準不完全統一(病人症狀各異,轉歸複雜),臨(lin) 床治療方案的權威共識短缺(學科起步晚,藥品研發慢),意味著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對於(yu) 時間成本、經濟成本、教育資源的投入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這是精神科醫生數量相對其他領域更顯不足的一個(ge) 客觀原因。但也正因為(wei) 此,對於(yu) 精神科醫生的培養(yang) ,更需要有與(yu) 學科特點和社會(hui) 需求相匹配的投入與(yu) 重視力度。
有全國人大代表在提交的相關(guan) 建議中就指出,目前我國精神心理學方麵的醫學教育未得到足夠重視,高校醫學專(zhuan) 業(ye) 未將心身醫學納入主課。據其統計,“我國現有精神衛生專(zhuan) 業(ye) 的醫學院校有28所左右,但招生量很少,且沒有一所醫學院校開設精神衛生護理專(zhuan) 業(ye) ”。如此就導致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培養(yang) 和供給力度嚴(yan) 重不足。可見,要增加心理醫生數量,首先要在醫學專(zhuan) 業(ye) 人才的培養(yang) 上有相應的改革。如專(zhuan) 業(ye) 設置,教學資源的保障,都要體(ti) 現出對精神衛生教育更多的重視。這是緩解精神科醫生不足最基礎的一環,必須要盡快彌補短板。
這種重視,僅(jin) 靠高校的“自覺”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近年來教育部門針對社會(hui) 反映強烈、關(guan) 注度高、崗位吸引力相對不足的醫學影像學、麻醉學、兒(er) 科學等部分緊缺專(zhuan) 業(ye) ,明顯加大了支持力度。並鼓勵和支持舉(ju) 辦醫學教育的中央部門所屬院校和部委省共建醫學院校加強相關(guan) 臨(lin) 床醫學人才的培養(yang) ,適度擴大招生規模。在這個(ge) 過程中,將精神衛生專(zhuan) 業(ye) 也一同納入支持發展的範疇,鼓勵高校增設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擴大招生規模,的確值得考慮。近年來,國家明確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加大醫學及相關(guan) 學科建設布局和支持力度,這實際給精神衛生等緊缺專(zhu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契機,理應抓住機會(hui) 。
此外,人才培養(yang) 隻是臨(lin) 床醫學發展的一環,在實操層麵,也要求醫療機構要根據實際需求開設更多的精神科門診。去年3月,國家衛健委等九部門發布的《關(guan) 於(yu) 印發全國社會(hui) 心理服務體(ti) 係建設試點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中就提到在2021年底前,試點地區40%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精神(心理)科門診。這項試點工作應該加速推進,及時擴大到更多地方。
應該看到,醫學院的人才培養(yang) 動力與(yu) 醫療機構對人才的需求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麵,精神衛生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有不錯的就業(ye) 和待遇,自然會(hui) 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也能夠提升高校辦學的動力;另一方麵,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才的供給力度加大了,醫療機構開設相關(guan) 門診也就有了“源頭活水”。所以,隻有這兩(liang) 個(ge) 方麵同步動起來,才能促進精神健康醫療行業(ye) 的良性發展。
總的來說,精神衛生人才的缺乏,還是反映出社會(hui) 對於(yu) 精神衛生疾病的認知還存在不足或偏差。進一步推進相關(guan) 醫療科普,提升全社會(hui) 對精神衛生疾病的科學認知水平,也是促進相關(guan) 學科發展和醫療人才保障水平提升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然,臨(lin) 床醫學的發展及其資源、人才的補強必然有個(ge) 過程,並非一蹴而就。但過程越複雜,越應及早應對。(朱昌俊)
[ 責編:劉朝]
閱讀剩餘(yu) 全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