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邁剛健的審美品格正在形成
【文藝觀潮】
作者:胡疆鋒(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市文聯簽約評論家)
十年來,影視工作者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理念。一方麵用中國精神培根鑄魂,引領文化建設,另一方麵不斷嚐試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方法,讓觀眾(zhong) 在影視欣賞中感受到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和震撼力。電影《長津湖》《狙擊手》、電視劇《覺醒年代》《人世間》等現象級力作湧現出來,通過藝術共情引發精神共鳴,讓文化傳(chuan) 承和創新相互激蕩,彼此成就。在這個(ge) 過程中,豪邁剛健、繁豐(feng) 深隱的審美品格逐漸形成,不僅(jin) 提升了文化自信,更增強了人民的精神力量。
守正:中國精神點燃奮鬥激情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薪火相傳(chuan) 的文化基因,是在曆史積澱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等不同時期展現出的興(xing) 國之魂、強國之魂。
新時代影視劇弘揚以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為(wei) 源頭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電視劇《覺醒年代》從(cong) 曆史橫截麵的角度塑造了正青春的革命先驅群像。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的《詩》聚焦新中國第一代航天人,致敬“兩(liang) 彈一星”精神。電影《長津湖》、電視劇《跨過鴨綠江》表現誌願軍(jun) 戰士為(wei) 國家、人民的安全與(yu) 尊嚴(yan) 視死如歸、征服極限的鋼鐵意誌。還有電影《奪冠》點燃的是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拚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電影《攀登者》鐫刻出中國登山隊為(wei) 國攀登的榮耀感和使命感,電影《中國機長》《中國醫生》《烈火英雄》、電視劇《底線》《警察榮譽》折射出各行各業(ye) 的敬業(ye) 、堅忍、勇敢等可貴品質。
人民,既包括革命曆史中的人民英雄,更包括和平歲月中的普通人。他們(men) 雖然平凡,卻散發著光芒。正如電影《平凡英雄》中所表現的那樣,為(wei) 及時救助受傷(shang) 男孩,從(cong) 空軍(jun) 到交警、集市商人,從(cong) 機長、空姐到醫護人員,所有人都在為(wei) 孩子奉獻犧牲。
新時代影視劇匯聚著時代精神。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電影《中國合夥(huo) 人》勾勒出民營企業(ye) 的開拓夢想。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之《鴨先知》單元圍繞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的誕生,歌頌“敢為(wei) 人先”的創新精神。電視劇《大江大河》《雞毛飛上天》回望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們(men) 銳意進取的創業(ye) 精神。電影《一點就到家》借助回鄉(xiang) 創業(ye) 、電商扶貧等關(guan) 鍵詞,複現時代精神驅動的鄉(xiang) 村巨變。電影《奇跡·笨小孩》展示的不僅(jin) 是深圳奇跡和科技進步,更是創業(ye) 者永不言敗的拚搏精神。
新時代影視劇還折射出中華民族寬厚仁和、頑強不屈的民族氣質。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借助抗癌故事傳(chuan) 達出堅忍豁達的生命觀,電影《人生大事》、電視劇《人世間》《裝台》再現了普通人麵對艱難困苦時的從(cong) 容樂(le) 觀。這些作品用現實主義(yi) 精神和浪漫主義(yi) 情懷觀照現實生活,回應了巴讚在《電影是什麽(me) 》中對電影的著名判斷:電影是名副其實的愛的藝術、詩意的藝術,蘊含著特有的“愛心、溫柔和感傷(shang) ”。
創新:創作理念和觀眾(zhong) 期待的“雙向奔赴”
新時代影視劇通過引領主流市場來傳(chuan) 遞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促成了主流影視劇的崛起。主流影視劇融匯類型化、商業(ye) 化的創作方法,善於(yu) 抓取新題材,對接新入口,使作品對接當代大眾(zhong) 審美取向,成就了一場場作品和觀眾(zhong) 的“雙向奔赴”。
新時代影視劇聚焦新題材、新群體(ti) ,深入抗疫、救援、維和等領域。如首部以“民間公益救援”為(wei) 主題的電視劇《追光者》填補了影視作品中公益救援題材的空白,刻畫了個(ge) 性鮮明的誌願者群像。電影《我不是藥神》揭示了買(mai) 藥貴、看病貴的社會(hui) 問題,吸引大眾(zhong) 關(guan) 注生命健康,激發社會(hui) 各界探討中國醫療體(ti) 製改革的相關(guan) 話題。這些作品節奏明快、風格各異,直擊觀眾(zhong) 內(nei) 心。
新時代影視劇的表現手法更接地氣、更年輕態,更具觀賞性。電視劇《功勳》用8個(ge) 短篇故事致敬8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更符合微時代碎片化的傳(chuan) 播語境,累計播放量超過億(yi) 次。該劇每個(ge) 篇章都各辟蹊徑,驚喜和意外隨處可見,如第一單元《能文能武李延年》中“尊重與(yu) 信任也是戰鬥力”等金句讓人耳目一新。電影《長津湖》《狙擊手》《懸崖之上》充分借鑒動作片、青春片、諜戰片等商業(ye) 元素和電影工業(ye) 的優(you) 勢,取得了奇佳的敘事效果。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借用沉浸式遊戲體(ti) 驗、夢境和平行時空等鏡頭,為(wei) 抗癌故事的沉重增添了一份詩意和浪漫。電影《雲(yun) 霄之上》沒有沿用傳(chuan) 統英雄主義(yi) 的敘事模式,而是表現紅軍(jun) 戰士眼前出現的幻象:在水下撥開戰友屍體(ti) 發現已犧牲的自己;在戰鬥的緊要關(guan) 頭,時空突然靜止,天空下起血雨。這些幻境讓觀眾(zhong) 更理解了生命的意義(yi) 和犧牲的價(jia) 值。
突破:探索提升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徑
影視劇創作不僅(jin) 要讓觀眾(zhong) 在欣賞過程中體(ti) 會(hui) 到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創造力,提升安全感、幸福感,還要讓他們(men) 獲得提高、增強這種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精神力量,從(cong) 而匯聚為(wei) 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磅礴力量。
十年來,新時代影視創造聚焦中國精神,創造出許多富有精神力量的文藝精品,使觀眾(zhong) 的文化自信大幅度提升。文化自信離不開物質文明的進步和科技創新的深入人心。《大山的女兒(er) 》《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嬌》《最美的鄉(xiang) 村》《石頭開花》《花繁葉茂》《山河錦繡》《那山那海》等劇集圍繞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題,描繪了科技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電商扶貧、旅遊扶貧等精準扶貧模式,以細微而恢宏的史詩畫卷再現人類減貧史上令人讚歎的偉(wei) 大奇跡。與(yu) 以往的主旋律影視劇相比,新時代主流影視創作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豐(feng) 滿立體(ti) 。創作者力圖通過個(ge) 體(ti) 生命的浩然正氣、充盈的民族精神來展現中華民族的自信自強,繼而匯聚成促進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人心力量。電影《戰狼》係列、《紅海行動》展現了大國崛起和民族複興(xing) 背景下中國軍(jun) 人維護國家安全、民族尊嚴(yan) 與(yu) 人類和平的頑強意誌和中國力量,電影《萬(wan) 裏歸途》裏的撤僑(qiao) 行動更是讓所有中國人為(wei) 之振奮。影片裏麵對叛軍(jun) 的威脅,中國僑(qiao) 胞高擎的五星紅旗和中國護照,中國外交官、中企負責人在險象環生的歸國途中所展現的勇氣、信念、忠誠和智慧,都讓觀眾(zhong) 為(wei) 之動容。在電影結尾的“彩蛋”中,成朗對父親(qin) 說:“125個(ge) 人,我們(men) 沒有槍,帶回來了。”這個(ge) 彩蛋成為(wei) 傳(chuan) 達中國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的點睛之筆。
新時代影視劇構築的中國精神不僅(jin) 是中華民族的,更是一種超越民族利益的、格局宏大的價(jia) 值觀,具有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輻射力和感召力。電影《萬(wan) 裏歸途》中出現了中國人解救在危難中的外國親(qin) 屬的情節,這也表現了中國人追求守望相助、和衷共濟的精神境界。在電影《獨行月球》中,獨孤月把個(ge) 體(ti) 的愛轉化為(wei) 對人類、對地球的大愛,毅然舍生取義(yi) 。這些契合中國精神的影視作品,都展現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宏大氣魄,形成了麵向全球和全人類的感召魅力,形成了強大的精神合力,也激發出觀眾(zhong) 推動民族複興(xing) 和社會(hui) 進步的創新偉(wei) 力。
新時代十年來,中國的影視劇因時而興(xing) ,恰逢其勢,既秉承傳(chuan) 統,又勇於(yu) 創新,成功實現了中國精神的浸潤和傳(chuan) 遞,促成了主流文化“既叫好又叫座”的傳(chuan) 播新常態,演繹出氣勢磅礴的時代主題歌和蘊藉雋永的藝術協奏曲。這些作品嚐試為(wei) 國家寫(xie) 史、為(wei) 民族留像、為(wei) 人民立傳(chuan) ,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呈現出或典雅,或深隱,或繁豐(feng) ,或壯麗(li) ,或新奇的美學風格,滿足了觀眾(zhong) 對高品質內(nei) 容的“剛需”,為(wei)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豐(feng) 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文章係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事件理論視閾下的中國網絡文藝批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