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國外新冠治療藥?對症買藥別盲目囤藥
作者:羅誌華
隨著國內(nei) 防疫政策的持續優(you) 化、疫情形勢的轉變,人們(men) 對治療藥物的需求和期待也日趨強烈。此前,國內(nei) 相關(guan) 醫藥網站被傳(chuan) App“網售”新冠口服藥Paxlovid,定價(jia) 為(wei) 2980元每盒。隨後當天該藥品便被下架。平台回應並非網售,隻是按規定通過互聯網醫院為(wei) 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診療和用藥服務。
國內(nei) 炙手可熱的藥品搶購風,目前已吹到了國外。輝瑞生產(chan) 的抗新冠病毒藥物Paxlovid廣受追捧,其每盒售價(jia) 高達3500元。不僅(jin) 國外抗病毒原研藥遭搶購,同類仿製藥也是如此。近日一條關(guan) 於(yu) “新冠印度仿製藥被賣到一盒上千元”的話題,被推上了熱搜,一些藥品代購介紹,新冠印度仿製藥現貨已經賣完,需提前一周預定。可見其受追捧的熱度,絲(si) 毫不輸原研藥。
到國外代購這類藥品,其實是業(ye) 餘(yu) 者幹了專(zhuan) 業(ye) 的事。Paxlovid出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裏,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兩(liang) 種特異性抗新冠病毒藥物之一。包括聯合抗病毒在內(nei) 的診療方案,都隻針對醫務人員製定,由醫務人員執行。普通人適合閱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防控指南》等版本,但這些版本沒有涉及Paxlovid等抗病毒的處方藥。外行人幹內(nei) 行人的事,既為(wei) 法規所禁止,也極易出現錯誤。
從(cong) 個(ge) 人容易理解的“常理”來看,備用Paxlovid等新冠口服治療藥,似乎可帶來更強的安全感。因為(wei) 退燒藥、止咳藥等市場搶手藥,無非是對症治療而已,但Paxlovid等治療藥,則具有抗新冠病毒的功能,買(mai) 一點這類藥,似乎可備不時之需。尤其當老人和孩子感染後的症狀難以緩解時,試一試這種藥,或許會(hui) 有更好的效果。
但普通人的這種想法並不科學,因為(wei) 從(cong) 醫學的角度看,備用這些新冠治療藥物,反而具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中,這種藥的適用人群、禁忌症等都有嚴(yan) 格規定,對其副作用和配伍禁忌也進行了說明,比如該藥不得與(yu) 一些藥物聯用,以避免導致嚴(yan) 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等。即使醫生使用這類處方藥,也應謹慎地用,稍有異常,就會(hui) 迅速調整方案。買(mai) 藥的目的是使用,而一旦隨便使用,則可能導致毒副作用。
當前藥品搶購存在很多跨界行為(wei) ,比如成人搶美林等兒(er) 童退燒藥,是跨年齡段搶藥;按照“異地搶購退燒藥攻略”網購藥品,是跨區域搶藥。這些跨界行為(wei) 無不加劇社會(hui) 焦慮、擾亂(luan) 市場秩序、提升用藥風險。但相比這些跨界,最危害的跨界,是普通民眾(zhong) 將搶購藥品的手伸進了專(zhuan) 業(ye) 領域,把專(zhuan) 業(ye) 性極強的新冠治療處方藥,當成家庭常備藥來搶購。
到了該出重手幹預藥品搶購的時候了。迅速提高產(chan) 能,增加緊缺藥品供應;打擊囤積居奇,通過拆零銷售等方式減少浪費;鼓勵“藥品共濟”“餘(yu) 藥分享”等,才能從(cong) 生產(chan) 、流通、使用等各環節,為(wei) 藥品市場去虛火。個(ge) 人要做維護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盲目搶藥和私自用藥。秉持科學的態度,按照官方發布的相關(guan) 指南行事,才是個(ge) 人應對當前疫情的最佳方式。(羅誌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