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劑次加強針可降低老人病死率
近期,本市在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yan) 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中開展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索羅丹昨天表示,數據顯示,老年人接種完加強針後,可以顯著控製病死率;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後,病死率可以進一步降低。
打了“第三針”,為(wei) 何還需要打“第四針”?對此,索羅丹說,接種新冠疫苗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疫苗產(chan) 生的中和抗體(ti) 水平有所下降,雖然仍可以維持較高的針對重症或死亡的保護效果,但針對感染的保護效果下降較為(wei) 明顯。“第四針”疫苗接種後,可以在短時間內(nei) 激活免疫係統,使人體(ti) 重獲高水平的中和抗體(ti) ,更好地提升保護能力。2022年以來,部分國家陸續推薦在特定人群中實施第二劑次加強免疫,實施後開展的研究發現,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後,可以進一步提升接種人群的預防感染、重症和死亡的保護效果。索羅丹特別提出,在所有人群中,老人更需要接種第二劑次的加強免疫。“無論是國外的數據,還是我們(men) 國家香港地區的數據,都顯示老年人接種完加強針後,可以顯著控製病死率;接種第二劑次加強針後,病死率可以進一步降低。”
索羅丹說,疫苗的作用是預防疾病,並無治療的效用,因此,市民處於(yu) 感染期時無需接種疫苗。按照現行的新冠疫苗使用技術指南,新冠病毒感染後6個(ge) 月內(nei) 罕見再次感染發病的情況。因此感染者,包括確診患者及無症狀感染者,在康複6個(ge) 月後再進行接種比較合適。如果沒有抗原及核酸檢測陽性的提示,無症狀感染者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已經感染?索羅丹給出建議:“無症狀感染者也會(hui) 有輕微的乏力、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除了這些跡象外,流行病學證據也是判斷依據之一。”索羅丹舉(ju) 例,比如7天內(nei) 密切接觸的人出現陽性等。
目前各區都通過網絡、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多種方式,公示了轄區內(nei) 新冠疫苗接種門診信息。市疾控中心官網也匯總了各區的接種門診信息,市民可以查詢到各區接種點地址、服務時間、預約方式、疫苗品種和谘詢電話等信息。“我國前期接種過程中,絕大部分受種者都使用了三劑次滅活疫苗,在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時,可以選擇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ti) 疫苗或流感病毒載體(ti) 疫苗中的任一種。建議受種者按照自己想選擇的疫苗品種,選擇就近的接種門診前往接種。”(記者牛偉(wei) 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