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中國電科:支撐航天事業大踏步前進

發布時間:2022-12-23 11:1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xing) 毅

  “隨著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我們(men) 再次向祖國和人民兌(dui) 現了太空探索到哪裏,我們(men) 的電能源技術就支撐到哪裏的鏗鏘承諾。”12月4日,在看到神舟十四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的那一刻,中國電科太陽電池陣研製團隊,感到由衷的喜悅與(yu) 自豪。

  中國電科研發的三代太陽電池陣產(chan) 品,圓滿保障了神舟、天舟、實驗艙等多個(ge) 重大型號齊耀太空,為(wei) 加快建設航天強國貢獻力量。

  隨著今年夢天實驗艙的成功發射,天和、問天、夢天三艙組合後,太陽電池陣總發電麵積接近400平方米,總共可提供超過100千瓦的電能,它們(men) 在天上連續工作一天的發電量,可抵得上一個(ge) 家庭約一年的用電量。

  “讓人振奮、催人奮進。”回首這一年的工作,問天艙、夢天艙柔性太陽電池陣主管設計師郝曉麗(li) 說,這既是她的感受,也是從(cong) 事航天事業(ye) 電科人的共同心聲。

  中國電科充分發揮技術優(you) 勢,用堅實可靠的技術,以“打滿全場”的驕人戰績,守護支撐我國航天事業(ye) 實現大踏步前進。

  “10、9、8……1,點火!”每一次的精準指令,有賴於(yu) 統一的起飛T0時間。為(wei) 確保載人航天發射時間同步的精準性,中國電科為(wei) 載人航天發射場及飛控中心研製了國內(nei) 唯一的T0控製台及時統設備,時間誤差達到微秒級,為(wei) 火箭發射配置“發令槍”和“秒表”。

  研發獲取陣地起飛零點時刻的關(guan) 鍵器件,T0控製台直接決(jue) 定著火箭發射的定位、測距、授時精度,接到研發任務後,中國電科天奧電子公司專(zhuan) 門組建了專(zhuan) 項攻關(guan) 團隊,對T0控製台的技術製高點發起攻勢。為(wei) 讓研製跑出快節奏、高效率,研發團隊“以百米衝(chong) 刺的速度跑完一個(ge) 馬拉鬆”,為(wei) 得到準確的測量值,連續九個(ge) 月,團隊全體(ti) 成員平均加班八百多個(ge) 小時,沒有休息一天,最終以大大超出係統所需精度的產(chan) 品,在各個(ge) 發射場協助完成了各種火箭、導彈的發射任務。

  “東(dong) 風光學USB雷達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在發射升空後,測控通信係統搭建起飛行器與(yu) 地麵的“生命線”,始終以仰望的視角守護全程飛行。作為(wei) 我國測控通信係統的主體(ti) 研製單位,中國電科承研了我國90%以上的地基/船載/車載測控、雷達、衛星通信等裝備,從(cong) 陸上測控站、海上測量船、中繼衛星係統等多個(ge) 維度,編織了一張覆蓋海陸空的通信測控網,為(wei) 空間站各係統從(cong) 發射、入軌、交會(hui) 對接、長期運行、返回著陸等提供測控通信保障,可實現100%測控通信覆蓋率。

  為(wei) 飛行器提供能量之源,中國電科承擔了從(cong) 神舟一號載人飛船到空間站等所有載人型號的太陽電池陣產(chan) 品研製任務,共研發剛性、半剛性、柔性等三類太陽電池陣產(chan) 品,每型產(chan) 品在軌表現優(you) 異、性能良好,處於(yu) 國內(nei) 首創、國際領先水平。其中,為(wei) 我國空間站研發的國內(nei) 首套柔性太陽電池陣,是國內(nei) 麵積最大,低軌壽命最長的太陽電池陣。

  一塊柔性太陽電池板的背後,是科研人員十年磨一劍,經過數百次仿真計算、成百上千次模擬試驗的結果。“一定要把空間站柔性太陽電池陣做好、設計好、研製好,這是我們(men) 這代電源人應該有的使命與(yu) 擔當。”這是項目負責人的誓言與(yu) 堅守。

  由於(yu) 為(wei) 問天實驗艙設計的柔性太陽電池陣是一種全新的產(chan) 品,為(wei) 避免擠占艙體(ti) 空間、將單片電池板盡可能變薄,設計人員躊躇滿誌,開始了“從(cong) 無到有”的創新。回想途中的種種艱辛,郝曉麗(li) 感慨萬(wan) 千:“在攻關(guan) 階段,為(wei) 了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常常要工作到淩晨,那時候壓力大,每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ce) 間,腦海裏還會(hui) 浮現出各種組件的樣子。”但使命在肩,義(yi) 不容辭,為(wei) 保證實驗艙的生產(chan) 進度,研製團隊舍小家為(wei) 大家,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功夫不負苦心人——

  中國電科為(wei) 航天員安全健康提供生命“保障”,配備的係列傳(chuan) 感器、微波組件、濾波器、混合集成電路等核心元器件,突破了器件小型化、抗輻照、高效率、高可靠等技術難點,實現了關(guan) 鍵器件(模塊)的自主創新,累計為(wei) 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提供關(guan) 鍵核心器件近百萬(wan) 隻;

  在返回著陸過程中提供的機載/車載/便攜式定向儀(yi) ,構建起低中高空域搭配的立體(ti) 化搜索定向網絡,實現對著陸返回艙從(cong) 開傘(san) 到著陸的全程跟蹤定位,精準捕捉航天員落地後的地球“首音”。

  下一步,中國電科將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以飽滿的熱情投身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以堅定的初心繼續深耕航天事業(ye) 發展,以實幹實績加快航天強國建設,不斷推動航天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