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 藝韻流淌
夜幕初垂,浙江杭州西湖邊,浙江音樂(le) 學院的學生們(men) 正在演奏鋼琴曲。許多市民遊客停下腳步,側(ce) 耳傾(qing) 聽。
這是西湖邊“湖上樂(le) 客廳”的表演點,常年開設音樂(le) 類街頭表演。在杭州,這樣的場景已成為(wei) 日常。下班路上,駐足聽一場露天音樂(le) 會(hui) ;飯後散步,賞一場民樂(le) 表演;晨練結束,看一場越劇演出……藝術不再局限於(yu) 固定空間。
2022年,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啟動“文藝星火賦美”工程,讓文藝遍布城市、浸潤日常生活。工程組織動員來自藝術院校、公共文化機構等單位的文藝誌願者,在社區街頭、廣場公園開展常態化藝術展演和推廣活動,以多點、高頻、流動的舞台打造城市藝術景觀,助力全民藝術普及。
在拱宸橋東(dong) 的榮華戲園裏,掌聲喝彩聲一陣接一陣。政府提供場地,杭州越劇藝術研究會(hui) 的演員正在表演,百轉千回的唱腔裏,觀眾(zhong) 聽得入神。“周五周六都有演出,我有空就會(hui) 來看。”住在附近的桂阿姨看了幾十年戲,在家門口就能看到精彩演出讓她很開心。
在清河坊曆史街區的南宋書(shu) 房,浙江音樂(le) 學院舞蹈學院學生表演的即興(xing) 舞蹈《青春之歌》,將優(you) 美身姿融入城市地標;緊鄰京杭大運河的橋西直街音樂(le) 角,“笛友之家”“蕎溪古箏工坊”頗受歡迎;在中國絲(si) 綢博物館,悠揚的琵琶獨奏,給文化場館增添魅力……多彩的展演提升城市氣質、豐(feng) 富文化生態。
“讓文藝不限於(yu) 劇場、不囿於(yu) 圍牆。”許多市民這樣感慨。文藝如水,在城市街巷間緩緩流淌。(本報記者 竇 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