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將皚皚白雪變成“嘩嘩白銀”
【春天裏,我們(men) 這樣幹②】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尚傑 趙明昊
226省道,被稱作“雪國公路”。沿著這條公路從(cong) 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出發,銀裝素裹的阿爾泰山脈在眼前徐徐展開。
經過可可蘇裏國家濕地公園時,公園的湖麵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突然,一輛雪地摩托呼嘯而過,地上迅即騰起一片茫茫雪霧。記者知道,離可可托海滑雪場不遠了。
“以前從(cong) 富蘊縣來可可托海,隻能走烏(wu) 洽路,最出名的莫過於(yu) ‘九十九道彎’,哪像現在這麽(me) 好?”滑雪場裏人頭攢動,歡笑聲不絕於(yu) 耳。廣東(dong) 遊客唐子霖掀起厚厚的滑雪鏡,撣了撣身上的浮雪:“這裏硬件條件是世界級的,厚厚的粉雪,各種高難度滑道應有盡有。”
地處北緯40度至50度“黃金雪線”上的新疆,雪量大、雪期長、雪域廣、冰層厚,有著7個(ge) 月的超長雪季和質地密柔的粉雪,發展冰雪旅遊和冰雪運動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ou) 勢。
過去,由於(yu) 交通等因素的限製,新疆的冰雪旅遊發展緩慢。這些年,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新疆冰雪旅遊異軍(jun) 突起,全疆上規模的滑雪場發展到近百家。
日前,隨著防疫形勢好轉,旅遊部門鉚足了勁欲大顯身手:引進賽事級造雪、壓雪設備,改造雪道、索道、接待服務中心,全麵提升接待等級。
“有了冰雪旅遊專(zhuan) 列,從(cong) 烏(wu) 魯木齊出發,9個(ge) 小時就能到阿勒泰地區富蘊縣。”滑雪愛好者杜先生笑著告訴記者,“而且呀,全列都是臥鋪配置,舒坦!”一個(ge) 月的時間,“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遊專(zhuan) 列往返累計運送旅客3萬(wan) 餘(yu) 人次。與(yu) 此同時,570餘(yu) 名雪友乘坐定製航班,從(cong) 北上廣深飛抵阿勒泰,盡情享受冰雪之旅。
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全疆累計接待遊客478.1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三成多,其中疆外遊客增幅明顯。
冰雪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新疆餐飲、住宿、交通等多行業(ye) 增長。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經營者,正在搶抓這難得的機遇。
在可可托海鎮塔拉特村“馬背之家”民宿餐廳裏,客人們(men) 正伴著哈薩克族民歌《黑走馬》,津津有味地品嚐奶疙瘩、包爾撒克、熏馬腸等美食。“以前我家靠農(nong) 牧為(wei) 生,前些年在政府支持下重新布置自家房屋院落,搞起了民宿。”看著客人們(men) 盡興(xing) 的笑顏,經營者庫麗(li) 帕熱·哈布力樂(le) 得合不攏嘴,“目前我們(men) 每年收入20萬(wan) 元!”
“眼下,我們(men) 正全力推進62家酒店、民宿項目建設,推進可可蘇裏航空小鎮、G331富蘊段項目建設步伐,構建‘快進慢遊’全域旅遊交通體(ti) 係,歡迎更多的遊客來到我們(men) 這座邊陲小城遊玩。”富蘊縣委副書(shu) 記努爾瑪娜提·哈布德勒表示。
素有“中國雪都”之稱的阿勒泰,圍繞冰雪資源有了新的計劃。“我們(men) 將緊盯建設冰雪絲(si) 路帶的產(chan) 業(ye) 定位,擦亮‘雪都’這張冰雪旅遊名片,加快構建‘一片雪花秀天下,三朵金花(雪花、水花、山花)富百姓’的產(chan) 業(ye) 格局。”阿勒泰地區文化體(ti) 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局長德麗(li) 達·那比說。
“前不久召開的第十六屆新疆冬季旅遊產(chan) 業(ye) 交易博覽會(hui) 和自治區首屆冬季運動會(hui) 吹響了加快新疆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未來,新疆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要堅持三產(chan) 融合發展,建成以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冰雪文化為(wei) 核心的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世界級、新業(ye) 態集聚型滑雪旅遊度假目的地,讓資源優(you) 勢更好地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讓冰天雪地源源不斷地變成金山銀山。”新疆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廳長徐銳軍(jun) 對產(chan) 業(ye) 發展滿懷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