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發現麵積最大的西周遺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殷墟遺址範圍的洹河以南和東(dong) 麵的大司空地區發現商代晚期幹道,從(cong) 殷墟西部、今安鋼廠區向東(dong) 貫穿有商代晚期的幹渠及其支渠,長度超過2.7千米,兩(liang) 者構成殷墟大邑商都城空間的骨幹框架。但這樣一些重要的現象,在洹河北岸以商王陵區為(wei) 中心的區域都沒有發現。因此,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啟動了洹河北岸地區的考古勘探。
近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召開線下匯報會(hui) ,在兩(liang) 天匯報的37項考古報告中,關(guan) 於(yu) 殷墟的新發現引起關(guan) 注。2021年起,社科院考古所安陽工作隊開展了商王陵及周邊區域的考古勘探,兩(liang) 年的時間確認了圍繞王陵區東(dong) 、西二區的二條圍溝為(wei) 陵園的隍壕,同時在王陵區東(dong) 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區域發現麵積超過4萬(wan) 平方米的西周遺址,這是殷墟範圍內(nei) 發現的麵積最大的西周遺址。
社科院考古所安陽工作隊專(zhuan) 家牛世山介紹,兩(liang) 條圍溝圍繞在王陵區外圍,未見圍溝與(yu) 殷商墓葬、祭祀坑存在疊壓或打破關(guan) 係,隻有晚期墓葬打破圍溝和祭祀坑的現象,證明圍溝早於(yu) 西周早期。2022年,考古隊分別在商王陵公園牆西南角外、商王陵公園內(nei) 和商王陵公園內(nei) 東(dong) 牆外選4個(ge) 地點發掘,發掘所見遺存包括商代晚期、西周、東(dong) 漢、宋元等時期。其中發現西周時期的房址3座、墓葬2座、灰坑109個(ge) 。
殷墟考古將近百年,是中國所有古遺址中發掘時間最長、研究成果最為(wei) 豐(feng) 碩的遺址,被譽為(wei) 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殷墟王陵遺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園與(yu) 祭祀場所,開創了中國帝王陵寢製度的先河,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以宮殿宗廟建築和王陵大墓為(wei) 代表的商代建築,是中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和皇家墓葬的代表。從(cong) 1933年起至今,在這裏相繼發現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數量眾(zhong) 多、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石器和陶器,舉(ju) 世聞名的後母戊鼎就發現於(yu) 這裏。這些發現為(wei) 商代晚期文化傳(chuan) 統研究提供了證據。
近年來,隨著殷墟考古與(yu) 研究的進一步深化,33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神秘麵紗正被層層揭開,當時的國家、城市、聚落正逐漸鮮活起來。
“根據最新發現,綜合多重因素可知,兩(liang) 個(ge) 圍溝與(yu) 商王陵有明確關(guan) 聯關(guan) 係。兩(liang) 個(ge) 圍溝屬於(yu) 圍繞商王陵的隍壕。這些發現改變了商王陵陵園的格局,將推動對商代陵墓製度乃至商文化、商史的研究。同時,也為(wei) 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牛世山說。張俊軍(ju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