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五嶽溝村的“五彩”產業——河南洛陽因地製宜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2-06 09:4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丁 豔

  節前幾天,在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韓城鎮五嶽溝村北嶺自然村的宜陽縣勝利種植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前,十輛大卡車齊刷刷地停在生態養(yang) 殖園門口,十幾位村民手拿工具,正將一頭頭健碩的黑豬趕出柵欄,陸續裝進卡車中。另一邊,幾位村民穿梭於(yu) 桃樹下,追趕著一群群鴨子,隨後將捕捉到的鴨子裝進籠子中,出售給前來采購的客商。生態園中,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村民們(men) 臉上洋溢著遮不住的喜悅。

  身穿棕色上衣的村民陳勝利正興(xing) 奮地與(yu) 身邊人交談著,走近聽,他們(men) 正在商量明年的黑豬預購數量及價(jia) 格。陳勝利是豬場的主人,其他幾位則是前來團購黑豬的客商。

  2019年,陳勝利創辦了宜陽縣勝利種植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流轉了土地。現在,陳勝利的合作社發展冬桃種植300畝(mu) ,黑豬存欄600餘(yu) 頭,養(yang) 殖水鴨800餘(yu) 隻。如今,合作社每年約有40萬(wan) 元收入。

  幾年前,陳勝利不敢想象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2015年,五嶽溝村被確定為(wei) 國家級貧困村。同年,洛陽理工學院開始對接幫扶五嶽溝村。開展幫扶工作以來,該校通過幫助五嶽溝村發展“五彩”產(chan) 業(ye) ,助推該村擺脫了貧困,走上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

  “五彩”產(chan) 業(ye) 包括大棚種植(紅),肉牛養(yang) 殖、香菇種植(黃)、特色種植(綠),噸包加工(白),生豬養(yang) 殖(黑)等主導產(chan) 業(ye) 。

  在洛陽理工學院的指導幫助下,五嶽溝村黨(dang) 支部在村內(nei) 牽頭成立了種植養(yang) 殖合作社,探索“致富能人+村民”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建設種植養(yang) 殖基地。作為(wei) 幫扶單位,洛陽理工學院每年以消費幫扶的模式定點采購五嶽溝村價(jia) 值約30萬(wan) 元的黑豬肉、冬桃、香菇等農(nong) 產(chan) 品。

  近幾年,40餘(yu) 名村裏的脫貧戶在陳勝利的合作社務工,年收入1到3萬(wan) 元,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e) 。

  2022年,洛陽理工學院直接投入資金93萬(wan) 元,引進幫扶資金1070餘(yu) 萬(wan) 元,安排項目6個(ge) ,繼續支持五嶽溝村的黑豬養(yang) 殖和冬桃種植產(chan) 業(ye) 。一年來,生態園黑豬產(chan) 業(ye) 和冬桃種植產(chan) 業(ye) 先後吸納30名困難群眾(zhong) 務工。

  現在,五嶽溝村開發了綠色循環生態養(yang) 殖、蟋蟀養(yang) 殖、露營基地等項目。其中,“地上種林、林下養(yang) 鵝、鵝糞肥地、地下種魔芋”的綠色循環生態養(yang) 殖項目已成規模,種植冬桃300畝(mu) ,魔芋100餘(yu) 畝(mu) ,養(yang) 殖大鵝1000餘(yu) 隻;蟋蟀養(yang) 殖項目已建設大棚7個(ge) ,占地60餘(yu) 畝(mu) ,年產(chan) 蟋蟀30萬(wan) 隻。2021年,五嶽溝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43萬(wan) 元。

  如今,五嶽溝村的組織建設堅強有力,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得到了根本性改變,村集體(ti) 年收入連年增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碩果累累,已成為(wei) 名副其實、令人羨慕的富裕村、文明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