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十三部門支持國企辦醫 打造國家醫療“第二梯隊”

發布時間:2023-02-09 10:03: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日前,由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的《支持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正式對外公開。《工作方案》指出,將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納入分級診療和醫療急救體(ti) 係,堅持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公益性,充分發揮其在基本醫療服務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病症診療等方麵的重要作用。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國有醫療機構將作為(wei) 醫療“第二國家隊”,承擔其應有的職能與(yu) 使命。下一步,隨著國企醫院完成係統性重組與(yu) 定位,國有企業(ye) 在醫療領域專(zhuan) 業(ye) 化重組並購也將提速。

  打造國家醫療“第二梯隊”

  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是指國有獨資、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ye) 實際控製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以醫療健康為(wei) 主業(ye) 的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形成與(yu) 政府辦醫療機構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健康保障格局具有重要意義(yi) 。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國企辦醫作為(wei) “生力軍(jun) ”,與(yu) 公立醫院在戰略發展、市場空間上既有良性競爭(zheng) 的一麵,但更多是協同發展的合作夥(huo) 伴。

  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國企辦醫將進一步擴大醫療服務多元化供給,是政府辦公立醫院的有益補充,與(yu) 民營專(zhuan) 科、民營綜合、中外合資醫院等盈利性醫療機構分別發揮不同作用。

  根據《工作方案》,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將堅持公益性,充分發揮其在基本醫療服務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病症診療等方麵的重要作用,承擔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培養(yang) 、醫學科研、醫療教學等任務,承擔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衛生服務、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援外、國防衛生動員、支農(nong) 、支邊和支援社區等任務。

  《工作方案》指出,鼓勵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在提供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基礎上,在職業(ye) 病防治、健康管理、康複、護理、醫養(yang) 結合、安寧療護等領域提供多層次的醫療健康服務。

  “此次政策的關(guan) 鍵是明確了要在國家政策層麵對國企辦醫‘同質化管理’。”惠宏醫療管理集團首席顧問傅天明說,方案將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納入區域醫療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在醫院等級評審、床位設置、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醫療衛生用地劃撥等各類審批、備案事項中落實與(yu) 政府辦醫同等政策。

  《工作方案》明確,將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按照統一監督、統一管理服務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在醫院等級評審、床位設置、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醫療衛生用地劃撥等各類審批、備案事項中落實與(yu) 政府辦醫療機構同等政策。同時,結合區域衛生規劃,將區域內(nei) 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納入分級診療體(ti) 係和各級醫聯體(ti) 建設,加強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的分工協作。

  超2500家醫療機構整合

  1月10日,中國電建與(yu) 通用技術集團醫療資源專(zhuan) 業(ye) 化整合項目正式簽約,中國電建下屬醫療機構加入通用技術集團旗下醫療健康平台開展專(zhuan) 業(ye) 化運營。

  據了解,中國電建此次共有30家醫療機構納入國有企業(ye) 醫療改革範疇,此次簽約的醫療機構是最後一批改革項目。本次改革完成後,通用技術集團將擁有醫療機構343家,管理床位數約4.8萬(wan) 張。

  事實上,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起源於(yu) 2017年,國資委等六部委出台《關(guan) 於(yu) 國有企業(ye) 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對國企辦醫療機構明確了移交地方管理、關(guan) 閉撤銷、資源整合、重組改製四條路徑,並要求於(yu) 2018年底完成。

  為(wei) 了改革能順利推進,2018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ye) 辦醫療機構深化改革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定國藥集團、華潤集團、中國誠通、中國通用、中國國投、中國國新6家中央企業(ye) 可參與(yu) 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的資源整合。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全國國資係統監管企業(ye) 醫療機構2525個(ge) ,已完成改革2515個(ge) ,完成率99.6%。其中,移交地方政府506個(ge) ,占20%;以醫療健康為(wei) 主業(ye) 的國有企業(ye) 整合978個(ge) ,占38.7%;引入社會(hui) 資本改製440個(ge) ,占17.4%;關(guan) 閉撤銷591個(ge) ,占23.5%。

  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副主任翁傑明表示,真正要做強做優(you) ,醫療機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的重點是推動整合後的深度融合,真正實現“1+1>2”的融合效應。

  形成多個(ge) 國有資本為(wei) 主導的優(you) 勢集團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國企辦醫將通過集團化運營管理優(you) 勢快速擴張,提高醫療資源集成效應,醫療市場將迎來新一輪重組整合。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ye) 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li) 莎表示,發揮集團優(you) 勢,進一步壯大規模。此輪國有企業(ye) 辦醫療機構改革下,通用技術集團、華潤集團、國藥集團著力構建大健康生態係統,以市場化方式整合醫療資源,發展成為(wei) 規模實力進一步壯大、業(ye) 務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進一步增強的央企醫療集團。同時,山東(dong) 省、陝西省組建區域健康醫療集團,深入推進本省國企醫療機構重組整合,加快培育龍頭企業(ye) 。

  2022年國藥集團將公立醫療機構管理板塊提級管理,國藥醫療成為(wei) 集團直屬二級子公司,擁有130餘(yu) 家公立醫院和近20000張床位。華潤方麵,其旗下擁有123家醫療機構,總床位數超過1萬(wan) 張,年門急診總量超過770萬(wan) 人次。通用技術集團方麵,已形成了環球醫療、通用醫療、國中康健、航天醫科、寶石花醫療5家醫療管理平台,擁有醫療機構343家,管理床位數約4.8萬(wan) 張。

  國藥集團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將推動旗下醫療機構數智化轉型。對具備條件的國藥中原、國藥東(dong) 風、國藥同煤、國藥醫療重慶要充分利用數智化技術全麵提升醫療數字化水平,帶動運營效率、產(chan) 業(ye) 模式、服務結構優(you) 化升級。此外,做強優(you) 勢領域。做強腫瘤、燒傷(shang) 、康複、口腔、器官移植、超聲、骨科、微創外科、腎髒等極具優(you) 勢和特色的專(zhuan) 科。大力推進已有優(you) 勢學科發展規劃,明確各級醫療機構主力發展的重點學科和特色專(zhuan) 科,製定目標和舉(ju) 措,集中資源全力打造特色醫院和特色醫療中心。

  通用技術寶石花醫療平台則將積極拓展市場增量,促進優(you) 質資源下沉發展,著力在企業(ye) 健康服務和國際醫療業(ye) 務板塊發力。下一步,寶石花將深度融入區域醫療發展規劃,積極參與(yu) 構建符合新時期發展要求的醫療服務新體(ti) 係,力爭(zheng) 在關(guan) 鍵指標上達到或超過公立醫院平均水平,形成具有寶石花醫療特色的創新案例、標杆經驗。(記者梁倩 王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